为什么古希腊是民主制度的摇篮?( 二 )


雅典大概是最好的例子,在公元前六世纪,雅典城邦面临着一场危机,由于人口增长造成农业劳动力价值下降,财富越来越多地掌握在一小批拥有土地的精英家族手中 。此时雅典面临的前景是可能出现一个暴君,以暴力夺取统治地位,或是整个雅典分崩离析,成为几个小型城邦 。但是在这个时候,雅典的第一任执政官梭伦(Solon)通过政治改革将雅典带向了民主道路,他一次性地废除了雅典居民间的债务,通过法律禁止雅典居民成为奴隶,建立拥有监督惩罚政府官员实权的公民议会 。这些改革措施让雅典变成一个有社会规范、处事公平的社会,降低了交易成本,根据奥伯的假说,为实现“创造性破坏”提供了条件 。
当然,雅典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出现过多次反复,但总体上是向完善公共机构和公民参与方面发展 。
《古希腊的兴亡》继而强调,雅典的民主制度为它成为海上强国提供了条件 。建造海军战舰,提供划桨手和士兵,是一项资本和劳动密集的工程,但对雅典来说,一方面拥有受欢迎的产品(如陶罐)和繁荣的对外贸易,资金充足,另一方面因为公民积极参与,能够调动的兵员很多,两项条件都能满足 。公元前478年以雅典为首的提洛联盟(DelianLeague)成立,由雅典出兵出技术,爱琴海沿岸各个城邦出钱,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足以对抗波斯帝国的威胁,同时促进联盟成员之间的贸易,成为古希腊文明的黄金时代 。虽然后来古希腊城邦不敌周围军事实力强大的帝国而走向衰亡,但是取而代之的马其顿和罗马都算得上的古希腊的“学徒”,吸收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精华,传承下去 。这就是为什么古希腊文明影响保持至今的原因 。
奥伯的两个假说,对古希腊文明繁盛的内部推动力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为什么它在这一时期、这一地点出现,其实还有几个外部原因,《古希腊的兴亡》对此也有所提及 。
首先是东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这里不仅岛屿众多,而且陆地多山,交通不便;同时这里的微气候(microclimate)变化多端,临近地区的地理气候生态差异都比较大,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很难施行高效控制和统一管理 。其次,古希腊周围有众多地区可以成为贸易对象,提洛联盟的职能之一就是保证海上贸易的畅通,虽然波斯帝国一直是一个威胁,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贸易伙伴 。第三点涉及到为什么古希腊没有普遍建立君主制 。其实在青铜器时代末期,希腊地区就有城寨式的王国,精英家族手中掌握着昂贵的兵器,但是进入铁器时代后,便宜的铁制兵器改变了这一状况 。更重要的是,此时尚未形成君主“天授神权”的概念,即使有暴君出现,也经常会被驱逐,让民主制度成为常态 。
奥伯采用的研究手段,确实带来了对古希腊文明的全新理解,他的主要观点是以上的外部因素都不足以解释古希腊的繁盛,只有内部的公平和竞争机制,才是它的发展动力 。但是我觉得这部作品还是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这些内在的动力恰好在古希腊时期全面发挥了作用,以及为什么民主制度能在古希腊取得成功 。
【为什么古希腊是民主制度的摇篮?】也许我们不能要求一部作品就可以回答所有的问题,这必然是一个长久的研究课题 。但是回顾古希腊的兴亡,至少能让我们得到一点警示,那就是多个独立的个体——可以是国家或是地区——通过相互竞争形成分工合作、相互学习促进,也许是经济文化发展、社会平等进步的最好形态 。但是这样的生态环境也是相当脆弱的,看一看目前欧洲面临的种种危机就不难理解 。古希腊文明在辉煌了几百年后,在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刀兵之下陷落 。危机与灾难的发生往往难以预见,因此对今天的繁荣兴趣必须格外珍惜 。(文/吕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