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古代捕快 属政府临时工 没有固定工资
湖南 卫视热播中的《少年四大名捕》,让观众见识了武功过人,足智多谋的名捕 。捕快,作为影视剧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无论是《大宋提刑官》《狄仁杰传奇》还是《神探包青天》,形象都比较正面,好似现代的刑警 。那么在古代,捕快真的那么狂拽酷炫又拉风吗?历史学者、古代生活史研究专家倪方六向本报采访人员解读了古代捕快的地位、薪资和口碑 。
做捕快无门槛,只能算是临时工
【真实的古代捕快 属政府临时工 没有固定工资】在 《少年四大名捕》《大宋提刑官》等影视剧中,捕快的形象整体较正面,好比现代的刑警 。事实上,古代地方上的捕快是一个没有门槛的职业,地位很低 。倪方六告诉采访人员,以宋代为例,捕快应当算作“吏役”一类,“属于地位最低的一级,谈不上是公务员,只能称‘公人’,是在政府做事的‘临时工’,或者说‘编外公务员’ 。”“捕役,捕拿盗匪之官役也;快手,动手擒贼之官役也 。”捕快是“捕役”和“快手”的合称,负责缉捕罪犯、传唤被告和证人、调查罪证 。《少年四大名捕》中有成为捕快必须经过严格考试的情节,不过倪方六告诉采访人员:“只要是手脚利索、脑子好使的都能当捕快,从目不识丁的农民到有前科的小混混,都能做,因此捕快的素质整体来说是不高的 。”
口碑差:没有固定工资,乱用职权搞创收
无情、铁手、冷血、追命,温瑞安笔下的四大名捕具有独门绝技,江湖行事风格也如其名 。不过这毕竟是武侠小说,古代真正的捕快可没有这么拉风,他们形象差、口碑差,为了搞创收甚至比盗贼还坏 。
“天下吏人,素无常禄,唯以受赇为生 。”这是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里的记载,倪方六分析说:“从中可以得知,捕快是无固定工资的,因为这个原因,这些人乱用捕缉便利,甚至为非作歹,所以不少捕快比盗贼还坏,祸害百姓 。”
由 于没有工资造成吏治腐败,宋神宗时开始给吏员发工资,以纠正不良,史称“重禄法” 。倪方六告诉采访人员,“这主要是中央各机构的吏员有工资拿,如枢密院的吏员,每月5贯钱,虽然少但已经算不错了,地方上的捕快即使有也没有这么多 。”因有机会“创收”,又能给自己、亲戚朋友带来方便,所以宋代“公人”人满为患,是历代最多的 。
六扇门有原型,古代没有女捕快
《武 林外传》中让白展堂“闻风丧胆”的“六扇门”,四大名捕系列里直接听命于皇帝、由诸葛正我掌管的“神侯府”,这两大神秘的机构给观众印象深刻 。虽然是艺术虚构,但确有原型 。“地方上有尉司,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比尉司层级更高更厉害的是巡检司,北宋在全国普遍设立巡检司,形成了多层次的缉捕治安网 。”
倪方六说,除了尉司和巡检司外,宋代有不少可以抓人的机构,“最厉害的其实并不是这些‘机构编制内’执行逮捕的机构,而是由皇帝直派,对皇帝和朝廷直接负责的机构,往往由皇帝的内侍、亲信等嫡系担任头头 。所以,六扇门、神侯府这些文学影视作品中的机构,还是有相应原型影子的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