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兵”和“勇”一字之差 地位却大不同!
【清朝的“兵”和“勇”一字之差 地位却大不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 因其年代并不久远 , 存世历史材料齐全 , 更能引起大家的兴趣 , 由此衍生出很多清朝题材的影视作品 , 在清代历史背景的影视剧中 ,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兵”和“勇”这两类人 , 你是否思考过这两类人的区别 , 也许有人觉得“勇”就是勇猛的简称 , 应该比“兵”更厉害、地位更高 , 实际是这么回事吗?
“兵”是清朝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 , 包括八旗军和绿营军 , 八旗军包括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 , 直接隶属于皇帝 , 绿营兵是为弥补八旗军的不足 , 由汉人组成的部队 , 以绿旗为标志 , 也称绿旗军 。八旗军大部分卫戍京师 , 掌管京师安全 , 绿旗军则遍布全国各地 , 其数量要比八旗兵多数倍 。八旗军和绿旗军虽使命相同 , 但朝廷十分倚重 , 他们被统称为“兵” 。
满清入关之后 , 八旗军战斗欲望骤减、贪图享受 , 在平定三藩之初 , 刚入关几十年的八旗军战斗力完全暴露 , 康熙大帝不得不完全依靠绿旗军 , 雍正皇帝登基后 , 发起了整军治军的行动 , 八旗军才有所收敛 , 但其职能渐渐被绿旗军取代 。
“勇”其实是绿旗军的一种补充 , 清朝在雍正之后 , 八旗军渐渐荒废 , 单依靠绿旗军 , 兵力已经明显不足 , 因此若遇有战事 , 清廷就会要求就地临时招募军队 , 战事结束后立即解散 , 这些临时招募而来的士兵就是“勇” 。
说白了 , “兵”才是清朝的正规军队 , “勇”只是临时工 , 待遇自然也就不同 , 而且一旦遇到战事 , 冲锋在前的一定是“勇” , “勇”字也并非取自勇猛 , 而是取自“乡勇” , 直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由于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就是“乡勇” , “勇”才定了兵制 , 可以享受饷粮 , 李鸿章的淮军实际上也是“乡勇”组成 , 不能说晚清“勇”代替了“兵” , 只是清政府为了利用他们 , 职能上把他们变成了“兵”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