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实力强大却内耗不断 层出不穷的毒杀事件

酒毒基于心毒 , 心毒基于权力欲 。
中国刑名的祖师是夏禹时代的皋陶 , 他创立的“五刑”使决案刑罚有了依据 。然而 , 传统社会中 , 法外之刑也是常有的 。诸如要处死一些名望较高而未触刑法的 , 或因内宫阴谋要消灭敌手的 , 虽然也可以欲加其罪何患无辞 , 但毕竟不十分摆得上台面 , 于是 , 就施以法外之刑了 , 如果不需要起到杀鸡儆猴的震慑作用 , 那法外之刑的不二之选便是毒杀了 。
南唐的国祚不长 , 帝王三位:烈主李昪、元宗李璟和后主李煜 , 短短39年的历史 , 毒杀事件却层出不穷 。
先主李昪称帝 , 担心英勇善战的周本威望太高 , 难以驾驭 , 便借内宫饮宴的机会 , 赐周本剧毒之酒——鸩酒 , 但被周本察觉 。周本拿过御杯将酒倒出一半献给李昪 , 说:“共饮这杯酒 , 祝愿皇上千秋万寿 , 也表明我们君臣一心!”虽然君臣已貌合神离 , 但脸皮没撕破的时候还是应该暂时证明君臣两人是一心的 , 这杯酒李昪当然要喝 , 而李昪又怎么敢喝?在李昪大惊失色的时候 , 优伶申渐高借口跳舞助兴 , 长袂飘飘奔到殿上请圣上将酒赐给他喝 。得到恩赐后 , 申渐高将两杯酒并着一杯喝尽 , 并将两个杯子揣在怀中离开了——连证据一并带走 , 为李昪想得实在周到 。等李昪匆忙派人送解药去已经太迟 , 申渐高脑裂而死 。周本威望高 , 一直不赞成李昪称帝 , 后来是忧郁而死的 , 李昪为他废朝三日 。李昪是服食大量的丹慢性中毒而亡的 。
李昪毒大臣周本未遂 , 对南唐的历史影响不大 , 但到了中主李璟时代的那杯叔侄相残的鸩杀事件 , 就足以改变南唐的历史 。那是一杯“太子”毒“太叔”的鸩酒 , 王位之争、叔侄相残 。
李昪死后 , 李璟在其灵柩前盟誓 , 宣布日后帝位采用兄终弟继的原则 。要封他的弟弟景遂为太弟 , 并把所有的太子官属 , 改成太弟官属 。然而景遂坚决推辞 , 后由于李璟的大儿子弘冀在与吴越的战斗中独建军功 , 李琝才封弘冀为太子 。有一天 , 弘冀因不尊法度惹得李璟大怒 , 用打球的杆子暴打弘冀一一顿 , 并扬言要将景遂召回来 , 那直接后果便是废太子立太弟 。时值景遂仅凭借有忏逆之意的理由杀了都押衙袁从范的儿子 , 这事被心怀不轨的弘冀刺探知后 , 一日 , 趁景遂打球口渴 , 要饮浆汁 , 派人递上来一杯鸩酒 , 将其毒死 。然而 , 此事却蒙过了李璟 。但日后好杀的弘冀屡次见到景遂化为厉鬼来索命 , 恐惧之下不久便死了 , 弘冀最终并没登上帝位 , 却成全了风流翩翩的李煜李后主 。
李煜是风流才子 , 但不是好皇帝 。南唐名将林仁肇是宋太祖南征的强大对手 , 宋太祖借南唐的使者出使宋廷时 , 用反间计除掉了林仁肇 。宋太祖好像无意带着南唐的使者到他有意悬挂林仁肇画像的禁中 , 有意无意说画中之人将归顺我朝 , 先寄画像为信物 , 并宣称已筑好大宅 , 只等对方来降了 。李煜闻知此事 , 让人鸩杀了林仁肇 , 李煜杀林仁肇无异于自毁长城 。一年后 , 宋太祖挥师南下 。逾年 , 李煜被俘 , 亡国 。
就在七月初七 , 李煜42岁的生日 , 他登上小楼 , 望着半轮月亮 , 感时伤事 , 写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 。结果 , 其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 , 让宋太宗看了大怒 , 赐与“牵机药”毒酒 , 先头部抽搐 , 渐渐与足部拘搂相接而死亡 。他生日的文字成了他忌日的催化剂 , 那首《虞美人》成了他的绝唱 。整个南唐的最后一缕国脉 , 就随着一杯毒酒 , 倏然散尽了 。
【南唐实力强大却内耗不断 层出不穷的毒杀事件】纵观南唐历史 , 李昪鸩杀周本(未遂) , 弘冀鸩杀景遂 , 李煜鸩杀林仁肇 , 短短39年 , 王室、君臣相残 。开国之君因服丹慢性中毒而亡 , 而乱世中的后主李煜最终还是逃不出宋太祖的一杯毒酒 , 身死人手 , 岂不痛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