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完美世界的“元宇宙”大饼,资本咽不下?

创事记|完美世界的“元宇宙”大饼,资本咽不下?
文章图片
图1/4
完美世界交出上市以来最糟糕的成绩单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陈邓新
来源:锌刻度(ID:znkedu)
完美世界 , 再度让资本市场失望了 。
2022年1月22日周六 , 完美世界发布了2021年的业绩预告 , 全年净利润为3.5亿元~3.9亿元 , 同比下降74.8%~77.4%;扣非净利润(主业)为1亿元~1.2亿元 , 同比下降90.4%~88.5% 。
这意味着 , 完美世界交出上市以来最糟糕的成绩单 。
对此 , 官方如此解释:“公司部分游戏随生命周期自然衰减 , 流水相较于上年同期疫情背景下的高基数自然回落 , 部分探索类新游戏表现不及预期理想 。 ”
与此同时 , 完美世界讲起“元宇宙”的故事 , 可资本市场并不感冒……
安抚之后 , 机构依旧悲观
业绩预告一公布 , 雪球、股吧、同花顺等的完美世界投资者一片哗然 , “完了 , 这下芭比Q了”的论调占据上风 。
为了安抚投资者 , 完美世界次日召开了电话会议 , 一百多家机构出席 , 涉及摩根大通、高毅资本、中金公司等业界大佬 , 涵盖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外资、保险、银行理财等多个机构类型 , 阵容颇为壮观 。
在电话会议上 , 完美世界表示正在分三阶段推进实现“元宇宙” , “公司正在构思一款重磅产品 , 借助数字孪生、 智能 AI 扩展、虚拟数字人等等 , 在更加宏大的世界 , 实现游戏体验的无限延伸 。 ”
可惜的是 , 资本市场不吃这一套 。
1月24日周一 , 完美世界开盘就跌停 , 之后也跌跌不休 , 也就是说安抚之后 , 并没有改变机构悲观的底色 。
创事记|完美世界的“元宇宙”大饼,资本咽不下?
文章图片
图2/4
机构出逃
一名私募人士告诉锌刻度 , 股价短期看情绪、中期看资金、长期看业绩 , 这背后体现的是资本市场对公司实际经营状况的态度 , “饼画得太硬 , 嚼不动” 。
上述私募人士进一步表示:“‘元宇宙’不是万灵丹 , 完美世界也不是炒概念老手的中青宝 , 大家没有看到一家‘元宇宙’公司正在冉冉升起 , 而是昔日的A股游戏巨头掉队了 , 难以与世纪华通、三七互娱相提 。 ”
据公开数据显示 , 2021年前三季度 , 世纪华通、三七互娱与完美世界的扣非净利润 , 分别为27.29亿元、15.19亿元与8.00亿元 。
如今 , 差距或进一步拉大 。
一名互联网观察人士告诉锌刻度:“2019年以来 , 完美世界就遭遇了业绩瓶颈 , 但行业的共识是游戏引擎强劲、影视引擎熄火 , 现在似乎游戏引擎也出了问题 。 ”
在电话会议上 , 完美世界坦承:“公司游戏业务处于转型期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为1.8亿元~2.0亿元 。 ”
要知道 , 2021年原本被期许为完美世界游戏业务的“大年” , 拉抬业绩不在话下 。
而官方也力挺这个共识 , 在2021年4月13日的发布会上 , 一口气发布24款新品游戏 , 涉及MMORPG、ARPG、卡牌、休闲等多种类型 , 以及获得《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三部动画电影的游戏改编权 。
然而 , 2021年完美世界实际仅上线了《非常英雄救世奇缘》《旧日传说》《战神遗迹》《梦幻新诛仙》《幻塔》五款产品 。
换而言之 , 完美世界“画饼”只不过是传统艺能 。
游戏转型缓慢 , 影视未“止血”
其实 , 完美世界走到这一步 , 原因有三 。
首先 , 打法迭代不及时 。
相当长一段时间 , 游戏工业化成为行业的关键词 , 通过换皮等简单粗暴地手法收割玩家群体 , 即可赚得盆满钵满 。
此背景下 , 奉行的是渠道为王 , 而不是质量为王 。
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 , 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2965.13亿元 , 同比增长6.4%;游戏用户规模达到6.66亿人 , 同比增长0.22%;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255.38亿元 , 同比增长7.57% , 移动游戏用户规模达6.56亿人 , 同比增长0.23% 。
以上可见 , 游戏人口红利日趋饱和 , 传统的换皮打法逐渐行不通了 。
而游戏精品化逐渐抬头 , 这其中又以《原神》为代表 , 其耗时3年、研发成本1亿美元 , 成为行业的风向标 。
换而言之 , 玩家对产品品质要求变高的速度超出了完美世界的预期 , 从而打乱了研发的节奏 , 一度更是出现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
创事记|完美世界的“元宇宙”大饼,资本咽不下?
文章图片
图3/4
完美世界盈利能力下滑
其次 , 出海高开低走 。
据2011年10月的《新闻联播》报道 , 完美世界连续四年民族原创网络游戏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0% 。
随着百舸争流时代到来 , 在出海赛道上 , 完美世界的荣光不再 。
锌刻度通过公开数据推算 , 截至2021年上半年 , 完美世界的出海份额占比仅为1.17% , 早已成为无关紧要的角色 。
事实上 , 2021 年第二季度关停了部分表现不达预期的海外游戏项目 , 由此产生一次性亏损2.7亿元 , 到了第四季度出售美国研发工作室及欧美本地发行团队 , 相关交易预计将于2022 年完成交割 。
战线收缩的势态 , 肉眼可见 。
再次 , 影视仍为“出血”点
近些年 , 影视业务非但未成功公司的“第二曲线” , 反而不断拖累业绩 , 面对外界的质疑 , 完美世界也调整影视业务的打法 , “审慎投入、稳健发展”成为今后的指导方针 。
据官方资料显示 , 2021年播出了14部影视剧 , 其中一半以上是库存剧 , 剩下的目绝大多数是平台定制剧 。
尽管如此 , 影视业务仍然亏损不止 。
究其原因 , 2016年与美国环球影业签订了50部影片的长期投资协议 , 在疫情之下上述协议勒紧了完美世界的脖子 , 2021年计提了2.6亿元的损失 。
此外 , 据爱企查数据显示 , 2021年10月28日 , 完美世界由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 , 被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完美世界网络公司改正违法行为 , 并罚款20万元 。
创事记|完美世界的“元宇宙”大饼,资本咽不下?
文章图片
图4/4
图源:爱企查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完美世界走出水逆还需要时间 。
不太懂“二次元” , 难当第二个“米哈游”
尽管完美世界遭投资者用脚投票 , 但并非没有翻盘的希望 。
毕竟 , 被寄予厚望的《幻塔》 , 对业绩的贡献要算到2022年 , 因而无法改善2021年的难看年报数据 。
《幻塔》手游于2021年12月16日公测 , 连续6天位列中国iOS游戏下载榜榜首 , 取得首月新增用户过千万、首月流水近5亿元的成绩 。
有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 , 《幻塔》因为“二次元”和“开放世界”这两个Tag , 从宣发伊始就被玩家不自觉地拿去和米哈游吸金无数的《原神》作比较 , “《幻塔》人物建模的完成度肯定是超过及格线了 , 给一个‘优秀’的成绩也并不为过 。 ”
不过 , 《幻塔》还能火多久 , 仍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
据七麦数据显示 , 截至2022年1月25日 , 《幻塔》在中国iOS游戏免费榜中排名第195位 , 在中国iOS游戏畅销榜中排名第53位 , 下滑趋势明显 。
之所以如此 , 与《幻塔》上线之后争议不断有莫大的关系 。
《幻塔》为了迎合“二次元”喜欢纸片人的爱好 , 在画风、人物等设计上颇有考量 , 甚至创新了一个捏脸系统 , 便于玩家随心所欲修改人物造型 。
问题在于 , 完美世界对“二次元”的理解似乎止步于此 , 忽略了另外一个“宅”的属性 。
一名游戏从业者告诉锌刻度:“‘二次元’群体或多或少都有社交恐惧症 , 《幻塔》的公会系统、解锁系统等却希望玩家进行交互 , 而《原神》则可以当成单机游戏来玩 。 ”
上述游戏从业者进一步表示 , 《幻塔》底层逻辑还是MMO , 推崇的是玩家攀比 , 进而迸发更大的消费欲望 , “二次元”能否完全接纳这样的设定仍有待观察 。
一言以蔽之 , 米哈游似乎比完美世界更懂“二次元” 。
不可否认 , 重重压力之下 , 完美世界渴望走出舒适区 , 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 以遏制业绩不断滑坡的势态 , 以至于将“元宇宙”视为救命稻草 。
然而 , 资本市场对完美世界的故事 , 似乎没有耐心了 。
【创事记|完美世界的“元宇宙”大饼,资本咽不下?】(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