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庸轶事:曾资助蔡锷将军的红颜知己小凤仙( 二 )
但为什么时隔几十年之后 , 还有人说起小凤仙和江朝宗有关系呢?以张文琦的推断 , 这或许是因为当年他大舅冯庸与小凤仙有过交往 , 从而被文人老记误传到他的岳父江朝宗身上了 。如果小凤仙真是江朝宗的小妾 , 应该是定居在北京 , 而不至流落到长春而后改嫁到沈阳了 。且冯庸与江锦涛在1933年即已离婚 , 与江老爷子再无婿岳关系 。1948年 , 时过境迁快20年了 , 小凤仙如何还给冯庸写信求助呢!侠女小凤仙与贵公子冯庸的一段往事 , 足令后人产生无限遐想 。
提起东北的近代史 , 无人不知张作霖、张学良父子 , 其实与张氏父子比肩的还有冯德麟和冯庸父子 。史界虽有“东北的天下原是冯家父子的 , 后来冯家父子让给了张家父子 , 张家又让给了蒋家父子”的戏言 , 但这足以看出冯氏父子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冯庸比张学良小三个月 , 均为1901年生人 。他们义结金兰 , 同号汉卿 , 当年并称“东北两公子” 。冯德麟去世后 , 冯庸变卖了家产 , 办起冯庸大学 , 被称之为“东北武训” 。“中东路事件”爆发后 , 冯庸率冯大学生组成抗俄义勇军 , 开赴前线参战 。1932年1月28日 , 上海抗战爆发 。冯庸率120名学生 , 再次组成冯庸大学义勇军 , 赴上海参战 。当时的报纸上 , 对冯庸常以抗日英雄相称 。
小凤仙是1900年生人 , 与冯庸算是同龄人 。当时一为北平名媛 , 一为东北名少 , 互相倾慕相交相识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双方是什么关系 , 是一般朋友 , 还是红颜知己 , 抑或英雄美女惺惺相惜 , 这段扑朔迷离之缘 , 如今已难以求证 。按张先生推测 , 1917年 , 冯庸将军于北京求学期间 , 正值小凤仙在京华红极一时 。冯庸以“东北名公子”身份与小凤仙在风月场中结识 , 故此结下友情也属情理之中事 。在张文琦先生整理舅父冯庸将军遗作时 , 发现一首冯庸将军于1933年写给小凤仙的诗作《题弃妇吟》 。诗云:“六载恩情付劫灰 , 一别狂饮泪千杯 。最后吻郎郎许否 , 郎真忍令我独飞 。万丈情丝一剑挥 , 阿侬心事己成灰 。摘下绣帏藏绣枕 , 怕郎睹物惹郎悲 。”透过诗作 , 二人之间的情缘可见一斑 。
但无论如何 , 在乱世中 , 小凤仙与冯庸人到中年仍能相知相忆相助 , 亦实属感人之举 。经过八年抗战 , 浴火重生 , 小凤仙洗尽铅华隐居长春 , 困难时写信求助抗战胜利后回到沈阳的冯庸 , 而冯庸不负所望避免张扬 , 将帮助往年知己的私事 , 嘱托自己的亲妹妹办理 , 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
往事如烟 , 透过历史的烟云 , 我们只能寻找到其中的雨丝云片 。张文琦先生说 , 无论如何 , 小凤仙都算是一个奇女子 , 将她和冯庸将军的经历记录下来 , 也算是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历史记忆 。
终老沈阳 故去名媛称洗非
小凤仙晚年之事 , 讹传颇多 。据台湾《传记文学》杂志291期的“传记锦集”栏所载 , 蔡锷将军1916年冬天病逝后 , 小凤仙曾穿孝服到北京中山公园的追悼会会场致哀 。并且请易君左的父亲、湖南名诗人易实甫 , 代作挽联云:“万里南天鹏翼 , 直上扶摇 , 忍抛儿女情怀 , 萍水姻缘成一梦;几年北地胭脂 , 自悲零落 , 赢得英雄知己 , 桃花颜色亦千秋 。”据说当日小凤仙悼蔡 , 还挂有另外一联:“不幸周郎竟短命 , 早知李靖是英雄 。”
在《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一书中 , 曾记载梅兰芳与许姬传和小凤仙的谈话 。那年 , 小凤仙48岁 。谈话中 , 小凤仙讲述了她三十年颠沛流离的身世 。说她曾嫁给东北军的一位师长 , 所以才去了东北 , 后来又离异了 。张文琦先生说 , 他在12岁时 , 与母亲受冯庸之托探望救济小凤仙应该就在此时 。
据史料记载 , 新中国成立后 , 小凤仙迁居沈阳 。先是进了被服厂工作 , 以后又给人家当保姆 。后来嫁给东北人民政府总务处的锅炉工李振海 。李振海旧日曾在大帅府当差 , 有缘一睹小凤仙之芳容 。沈阳解放第二年 , 二人便结为连理 。小凤仙改名张洗非 , 做了四个孩子的继母 。
推荐阅读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韩世忠的故事 韩世忠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 东北军阀张学良轶事 学庞德死战却失败弃棺而逃
- 北魏孝文帝轶事 宽恕厨师的过错赢得了忠心
- 张祚的故事 张祚趣闻轶事有哪些前凉皇帝
- 古代司法轶事:法官因接受性贿赂而被当庭打死
- 春秋战国轶事 郑灵公之死竟只因一碗甲鱼汤
- 唐代轶事:宰相李德裕借助玄幻小说攻击政敌
- 北凉沮渠牧犍的故事 沮渠牧犍趣闻轶事有哪些
- 孔子轶事:论语中很多和子路的对话堪称相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