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那些事儿 谁是大唐王朝最美的单亲妈妈?

【唐朝的那些事儿 谁是大唐王朝最美的单亲妈妈?】和一般男人比较 , 元稹老爸元宽也算和风流沾点边儿 , 至少他名下有两个女人 , 第一个女人给他生养了三个儿子之后死了 , 元稹老妈郑氏是他续娶的第二个女人 。想当年 , 郑氏在老家凤翔县也算数得着的美人 。她的老爸郑济在睦州当刺史 , 算是市长 , 所以郑家的地位在当地是不得了的 。郑济通过从政博得了富足的生活 , 于是也想给女儿找个做官的老公 。可年龄相当的看不出前途如何 , 年龄大些的又都娶了老婆 , 郑市长家的小姐总不能给人家当小妾吧 。
郑二小姐不是嫁不出去了非要嫁个二婚 , 而是赶巧了 。当时 , 元宽正好刚丧了老婆重新回到单身贵族的队伍 , 并且已经混到了五品官 , 和郑氏的老爸级别差不多 。再说了 , 人家在中央机关工作 , 提升的机会也多 , 二十来岁的姑娘当上厅局级干部的夫人 , 已经很抢眼了 。于是 , 郑二小姐就由老爹做主 , 成了元宽的第二任老婆 。
虽然从小向往过大都市生活 , 但是靠这种方式走进京城 , 郑二小姐并没有感到欣喜快乐 , 因为一进元家门 , 她就当上了后妈 。后妈并不好当 , 好在几个孩子都不小了 , 有自理能力 , 而且他们姥姥家也经常接济管教他们 。郑二小姐嫁给元宽后也生了个儿子 , 就是元稹 , 元宽最小的孩子 。在平平淡淡的幸福中 , 日子一天天过去 , 元宽在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 , 已经有望从厅局级提升副部级 , 然而就在这时 , 他突然得了一场重病死了 。家里的经济来源一旦断绝 , 日子就没保障了 。那年 , 小元稹才八岁 。郑二小姐是个官二代加富二代 , 从小没吃过多少苦 , 古代有许多寡妇妈妈纺线织布摆小摊儿供养儿子读书 , 郑二小姐不会纺线织布 , 也不知道怎样摆小摊 。怎么办?办法倒是有一个 , 那就是回凤翔县娘家 。
其实 , 唐朝那个时代 , 女人对三从四德不是太讲究 , 离婚改嫁算不得什么大事 , 郑二小姐完全可以带着儿子改嫁而重新获得幸福生活 , 毕竟她还年轻 。可郑二小姐死心眼儿 , 非要恪守传统 , 从一而终 。按照古代的传统 , 嫁出去的姑娘就是泼出去的水 , 不管遇上什么 , 都和娘家没有关系了 , 可是自己现在混到这个境地 , 为了儿子 , 也不能再拿骨气当饭吃 。郑二小姐很快收拾好行囊 , 决定带儿子离开京城 。临走前的那个夜晚 , 她在心里默念:长安 , 我会让儿子再回来的 , 将来我一定让他风风光光来这里生活!
凤翔县的娘家宽容地接纳了这一对落魄母子 。虽然说不能拿着骨气当饭吃 , 但是做人必须有骨气 。娘家能收留他们已经很给面子了 , 郑二小姐觉得许多事情还得靠自己 , 比如让元稹读书 。上不起学不等于不能读书 , 郑二小姐小时候读过许多书 , 当儿子的家庭老师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 , 她把家里开辟成课堂 , 私塾先生讲什么 , 她就讲什么 , 她开的课甚至比学校的还多 。元家祖上是鲜卑族拓跋部 , 北魏孝文帝时改汉姓为元 。血管里流的是大漠的血 , 注定了元稹骨子里的豪迈奔放和不拘小节 。但是 , 老妈约束得严格 , 狠命给他灌输儒家思想 。在汉文化的浸染中 , 元稹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才子 。
元稹14岁那年 , 郑二小姐就让他进京补习功课 , 准备参加明经科考试 。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 明经科考就像现在的函授 , 录取分数低 , 比进士好考一些 。因为贫困 , 又急于求成 , 所以郑二小姐才让儿子试试 。恶补了一年功课后 , 元稹很给老妈争气 , 金榜题名 。15岁少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就取得了成功 , 尽管是明经科 , 也算是天才了 。元稹有些自鸣得意 , 又给自己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去拜见“鬼才”李贺 。李贺是当时的大才子 , 听说来了个明经及第的考生 , 眼睛都没眨一下就拒绝了——进士出身的李贺根本没把元稹当盘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