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格格真实悲惨人生 十之八九都是死于相思?
格格中有长得好看的也有丑的,清朝的格格,十之八九都是死于相思的,而且大都没有子嗣 。这主要归咎于她们的婚姻生活 。还原清朝格格的真实生活写照 。
清朝皇帝的女儿一般不叫公主,而称格格 。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即年1636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其他嫔妃所生之女称“和硕公主 。
但当时的人们大都仍依旧例称她们为格格 。在清朝,与皇帝的儿子阿哥相比,格格的地位与阿哥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传统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反映,皇室也不例外 。
在时下的一些涉及到清朝格格婚后的私生活的影视作品中,那些年轻貌美、如花似玉的格格们与自己的驸马,也就是额驸,大都是过着卿卿我我、恩恩爱爱、你拥我包、极尽风流的令人艳羡的夫妻生活 。但是,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天真烂漫的清朝格格们一旦结了婚,洞房花烛夜之后,便进入孤独寂寞的生活 。
那些年轻貌美的格格与阿哥卿卿我我的浪漫爱情,不知道又要羡煞多少旁人!可是,如果你对格格的真实人生有所了解,那些弥漫了很久,要“穿越清朝做格格”的傻想,便会烟消云散 。
(比较漂亮的)
别想跟父母撒娇亲热
按照大清祖制,皇子出生,不论嫡庶,马上配备40人的团体来照料他 。保姆、奶妈各8人,其余针线、浆洗、灯火、厨房人员一应俱全 。孩子一出生就落在这班人手上,不与生母一起 。母子见面是定期的,每年只能见几次 。每次见面还要规规矩矩,别想跟现代人一样可以跟母亲亲近 。这是故意使母子感情疏远,避免日后后宫干政、外戚掌权;也免得皇子过分仰赖母亲,太过柔弱 。
皇子尚且如此,格格待遇就更差了,平均每年只能跟母亲见一次面,电视里若有格格跟父母撒娇亲热的镜头,那是蒙人的 。
鲜与浪漫爱情有缘
清代格格们的婚姻,都跟社稷大事联系在一起 。小小年纪,或远嫁蒙古、女真部落,或嫁王公重臣之家,用稚嫩的身躯,负担社稷重任,根本不像电视上那样的浪漫!
格格出嫁的年龄,10至13岁者18人,14至18岁者21人,19岁以上者仅6人,另有2人在出嫁前就病故了 。出嫁年龄最小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只有10岁 。
清太祖的四女儿穆库什,就是这种政治婚姻的最大受害者 。14岁时,下嫁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以安抚这个野心勃勃的男人 。
四年后,这个充满权力欲望的女婿最终还是与老丈人刀兵相见,穆库什因为劝阻丈夫还差点被杀 。最后,布占泰兵败逃亡,18岁的穆库什挺着大肚子回了娘家 。
(漂亮格格)
按女真的习俗,穆库什改嫁给额亦都的第八子图尔格 。这个苦命的女人,到了晚年都不得安宁 。43岁时,她的大女儿以抱养的女孩冒充爱新觉罗的血脉,皇太极震怒,穆库什被剥夺公主头衔,丈夫也被迫跟她离婚 。她只能寄居兄弟的屋檐之下,继续苦难的人生 。
夫妻相亲得贿赂奶娘
按道理,生在皇家,锦衣玉食,医疗条件也好,寿命不至于这么短的?这其中当然有原因 。
清朝的格格,十之八九都是死于相思的,而且大都没有子嗣 。这主要归咎于她们的婚姻生活 。
清朝制度,格格出嫁后,不与丈夫住同一个房 。因为,虽然做了夫妻,格格毕竟还是格格,尊卑不能乱,所以做了丈夫的,也只能住在格格府第的外舍,不能像民间夫妻般相亲相近 。公公婆婆要见格格媳妇,还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直到道光时期,才免除了跪礼 。
要命的是,格格夫妻俩要过一下夫妻生活,还得跟奶娘做口头申请 。这样一来,这些奶娘就要趁机敲诈 。夫妻俩圆个房都得花钱贿赂一下,实在可怜 。而且,如果次数多了,奶娘还要笑话格格生活淫乱 。格格自小就在这些奶娘控制下长大,大都懦弱、羞涩,哪敢据理力争,只有听任摆布 。有机会对着自己母亲的时候,一来感情疏远,二来羞于开口 。所以,很多格格郁郁寡欢、相思成疾 。
缺了雨露的花儿,自然凋谢得快 。
【清朝格格真实悲惨人生 十之八九都是死于相思?】所以,你所看到电视那些光鲜的格格,是导演的,不是历史的 。
推荐阅读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清朝服饰之 清代镶边短袄
- 清朝格格的一生 大多寿命不长而且没有后代
- 清朝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 两幅慈禧肖像留下的千古谜团 哪个慈禧更真实
- 清朝唯一的一例太监干政 寇连才是什么样的下场
- 大清朝为什么没有宦官乱国现象?
- 中国历史上王重阳和全真七子的真实面目
- 金庸笔下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与历史上真实明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