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绍为何如此恨王敦 王敦死后还要辱尸
晋明帝司马绍
【司马绍为何如此恨王敦 王敦死后还要辱尸】晋明帝司马绍,出生于公元299年,卒于公元325年 。他是晋元帝的长子,母亲位份比较低,是宫人荀氏,同父异母的兄弟是晋简文帝 。
晋明帝司马绍图片
晋明帝司马绍是东晋的第二位皇帝,不过他的在位时间非常短,只有公元322年到公元325年三年而已 。不过虽然在位时间短,但是司马绍的在位期间却做了不少有利于国家的事情 。司马绍一向聪慧,为人果断,难得的是他非常明事理,东晋政权开始动荡的时候,国家处于兵荒马乱、生民涂炭的时候,朝堂上还有权臣把控政权,国家的政治经济都非常需要改进 。而司马绍登基之后,虽然在位时间短,但是他对中央权力的控制却成功的做到了对权臣的制约,稳定了当时的国家大方面的形势,为东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位期间,晋明帝司马绍还平定了王敦叛乱,但是他并没有大肆追究,处决了主谋之后,停止了对王敦党羽的追究,防止了新一轮的内乱 。
另外,晋明帝司马绍性格温和,也比较孝顺,虽然登基为帝但也不滥用职权 。他礼贤下士,文臣武将都是同等对待,并没有偏颇 。可惜的是公元325年,司马绍因病离世,享年只有二十七岁 。对于司马绍的去世,历史上的评价是天妒英才,如果司马绍在位时间长一些,可能东晋的局势会有很大的改善,可惜一代明君年纪轻轻便与世长辞,留下还在改进的国家在历史中飘摇 。
司马绍 王敦
司马绍是东晋时期的皇帝,史称晋明帝 。而王敦则是东晋宰相王导的堂兄,那么司马绍王敦这一君一臣在历史上究竟有着什么关系?司马绍王敦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司马绍图片
司马绍在位四年中也不算风调雨顺,反而颇有些坎坷,而王敦出生在东晋显赫的大家族中,这就意味着这对君臣一定会有激烈的碰撞 。晋明帝司马绍是司马睿之子,但是他身上有一部分的鲜卑血统,在儿时,王敦就一度请求晋元帝废太子 。后来太子司马绍继位当了皇上,但是王敦的叛乱使得司马绍原本想和世家大族和平相处的愿望彻底破灭,王敦仗着自己曾经辅佐过先代帝王而权倾朝野,他一直想要篡位,并在永昌元年起兵进攻,皇上司马睿亲征还是败下阵来,最后忧愤而亡 。
司马绍继位之后,王敦一党越发无法无天,但是王敦最终却病重逝世 。司马绍因为温峤的倒戈相向终于铲除了王敦一派的叛军 。虽然王敦叛乱落下帷幕,王氏一族也因为王导免受牵连,甚至和皇室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但是王敦本人就没有那么好的下场了,即使身死,还是免不了被司马绍记恨,司马绍派人把王敦的衣冠冢毁掉,还把他的尸体拖出来斩首,把王敦的头颅挂在朱雀桥南 。
最终司马绍还是听从手下的建议,允许王家为身死异处的王敦收尸 。司马绍王敦这样的君臣在历史上也不算少见,在王敦死后,显赫的王氏家族虽然没有被解散但也渐渐走出权力的中心 。
晋明帝数岁
“晋明帝数岁”这句话出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主要是加载魏晋时期人物的趣事的小说类书籍,其领导者是刘义庆 。主要内容是讲从汉末到刘宋这一段时间,贵族之间的一些趣事,主要是一些人物评论和一些故事 。
晋明帝像
刘义庆是南朝宋鹏城人,也就是现在的徐州人,从小时候就爱好文学方面,曾经担任过荆州刺史 。他其实是宋武帝弟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在他十三岁获封为南郡公,后来过继给了他的叔父——刘道规 。之后他便承袭了刘道规的封号,成了临川王 。刘义庆在文学方面非常聪慧,是两朝皇帝的心腹 。
“晋明帝数岁”讲的就是在晋明帝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所发生的的趣事 。据说晋明帝在小的时候坐在晋元帝的腿上听别人讲洛阳方面的事情,他听得竟然流泪,晋元帝就问他为什么要流泪,同时也将东迁的原因和过程告诉了晋明帝 。并且问他:“你认为长安和太阳哪个离得更远?”晋明帝回答:“太阳远,没听说可以有人从太阳那里回来 。”元帝感觉到又惊讶又奇异 。可是第二天当着群臣的面晋明帝却说:“是长安远,因为抬头就可以看见太阳 。”
其实这就是一个晋明帝小时候的故事,没有什么大的含义,只能通过晋明帝数岁这个小故事说明他心怀百姓,并且非常聪慧罢了 。一个小故事并不能代表什么,而晋明帝登基之后所做的事情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浑身是胆赵子龙 为何被老婆用绣花针扎死了
- 西门庆为何要花巨资买朋友情义?
- 吕洞宾墓中疑云 道士墓穴为何男女合葬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揭秘千古迷团:12个远古文明为何突然销声匿迹
- 殷素素为何要自杀 殷素素和俞岱岩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