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个性的唐朝 唐朝离婚率为何一直很高?

在夫权弥漫的封建社会 , 女人离婚或再嫁是件极其艰难的事 , 可谓“离婚难 , 难干上青天!”究其原因 , 是古代人近乎变态的贞操观 , 按照孔老夫子等人的观点 , 所谓贞节不只是单纯的不失身 , 还包括不改嫁、丧偶的情况下坚持守寡等等 。当时的广大妇女同胞别说提出离婚 , 就是产生这种想法都是相当可耻的行为 , 但是男人却可以随时提出离婚 , 即所谓的“休妻” 。
所以婚姻对男人来说就如同脸上的青春痘 , 想挤随时都可以挤 , 但对女人来说却如同脸上的皱纹 , 想丢是不可能的 。现在人形容被房子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叫房奴 , 那么古代被婚姻压迫的妇女们就是不折不扣的“婚奴”!这里举个例子 , 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想要离婚 , 按照当时的法律她必须要入狱一年才能如愿以偿 。所以 ,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根本没有离婚这个词 , 有的只是休妻 。
但凡事都有例外 , 中国的历史跨度漫长 , 也就有了比其他国家更多的例外机会 , 这个例外就是唐朝 。唐朝是个“80后”性格极重的王朝 , 从诞生的那天起 , 就在不断的颠覆 , 比如先前的女人以瘦为美 , 唐朝的女人就以胖为美;先前的后妃都住宫里 , 唐朝的后妃却能在宫外自建府第;先前的大臣不敢对本朝皇帝说三道四 , 唐朝的大臣除了对本朝皇帝公开说三道四 , 像白居易这样的文学泰斗还为皇帝编爱情故事 。没有颠覆 , 就没有进步 , 所以颠覆本身就是一种美 。唐朝的女性那叫一个幸福 , 《唐律》规定 , 结婚前可以自由恋爱、私订终身 , 如果父母不同意那是父母的事 , 只要二人情投意合 , 法律会给予绝对的支持 , 只有未成年而不从尊长者算违律 , 真可谓我的爱情我做主 。
那么结婚后如果婚姻不幸 , 女性想要离婚又会怎么样呢?《唐律》对离婚有三种规定:
一、协议离婚 。指男女双方自愿离异的所谓“和离”:“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 , 不坐 。”
【独具个性的唐朝 唐朝离婚率为何一直很高?】二、促裁离婚 。指由夫方提出的强制离婚 , 即所谓“出妻” 。《礼记》曾为出妻规定了七条理由:不顾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哆言、窃盗 。《唐律》也大致袭用这些规定 , 妻子若犯了其中一条 , 丈夫就可名正言顺地休妻 , 不必经官判断 , 只要作成文书 , 由乙方父母和证人署名 , 即可解除婚姻关系 。但同时 , 《唐律》又承袭古代对妇女“三不去”的定则 , 即曾为舅姑服丧三年者不去 , 娶时贫贱后来富贵者不得去 , 现在无家可归者不得去 。有“三不去”中任何一条 , 虽犯“七出” , 丈夫也不能提出离婚 。
三、强制离婚 。夫妻凡发现有“义绝”和“违律结婚”者 , 必须强制离婚 。“义绝”包括夫对妻族、妻对夫族的殴杀罪、奸杀罪和谋害罪 。经官府判断 , 认为一方犯了义绝 , 法律即强制离婚 , 并处罚不肯离异者 。对于“违律为婚而妄冒已成者” , 也强制离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