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陈子斌 在破袭同蒲路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二 )


由于日军推行“蚕食”政策,1941年底冀南平原根据地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困难形势,抗日根据地大片大片地变成游击区 。在敌人挖沟开河、修公路、筑碉堡等分割封锁的政策下,抗日根据地已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格子网,每一块最大不超过纵横数十里 。1942年初,敌人又依托已有的点线着重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压缩”和“蚕食”抗日根据地,以达到压迫聚歼八路军有生力量,最后摧毁抗日根据地的目的 。
根据地的缩小与敌人公路据点的增加,不仅使八路军回旋困难,而且使敌人的“扫荡”更加频繁 。仅2月,敌人3路以上的“扫荡”合计达到30余次 。敌人以汽车、自行车、骑兵等快速部队,在飞机配合下,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反复奔袭、合围和“清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抗日政府机关和部队不能及时发现敌人集中兵力“扫荡”某一块根据地,并及时地跳出包围圈,就会受到严重损失 。有时由于对形势的严重性估计不足,思想上、组织上准备不够,对敌人的“扫荡”情况掌握不准确,也会遭到攻击,有时甚至会连续遭受攻击,斗争十分激烈残酷 。针对这种情况,师首长发出指示:在敌人分割、封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部队应广泛分散结合群众武装,在敌人的前后左右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并实行以政治斗争为主,以军事斗争为辅的方针,以适应当前斗争的需要 。
当八路军改变组织形式,转变斗争方式的时候,敌人利用“蚕食”、分割、封锁的战术对抗日根据地发起了更加残酷的进攻 。
4月29日,日军纠集新由同蒲铁路调来的四十一师团和独立第一、第七、第八、第九等混成旅团各一部共计1万余人,加上伪军几千人,对第六分区武城以北、四分区之邢(台)济(南)路以南两块抗日根据地展开空前大规模的“铁壁合围” 。八路军旅直属队和十团、十一团被围在邢(台)济(南)路南的香城固、下堡寺一带 。
当时,陈子斌率领的第十团驻威县东南下堡寺以北杏园附近 。29日拂晓,得到情报报告:近日日军有不少汽车,由西开向威县,汽车上有盖布,看不见装载的是什么,可能是运兵 。可惜,得知此情报后不久,陈子斌的十团已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当时旅直属队转移到遥安镇不久,十团二营已靠近旅直属队 。为了掩护旅直属队向东突围,陈子斌率领团直和二营,在轻重机枪掩护下,以手榴弹、刺刀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杀开一条血路,旅参谋长陈明义率旅直属队一部、通讯队电台冲出。陈子斌带领部队且战且退,顽强抗击,浴血奋战,给敌人以重大杀伤 。在激战中,陈子斌壮烈牺牲,时年仅43岁 。
【抗战英烈陈子斌 在破袭同蒲路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全国解放后,为了缅怀英烈,激励后人,党和人民政府在陈子斌等烈士牺牲的地方建立了四二九烈士陵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