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享受的奢侈风为何能席卷整个北宋王朝?
要说奢侈消费 , 在宋朝首屈一指的得数宋徽宗 。为了让日子过得舒服 , 宋徽宗特别舍得花钱 , 甚至专门成立了国家机构 , 一个叫苏杭造作局 , 另一个叫苏杭应奉局 , 造作局归太监童贯管理 , 应奉局归“六贼”之一朱勔统率 , 这俩局是徽宗奢侈消费的主要代办机构 。苏杭应奉局负责搜罗东南各地奇花异石、名木佳果 , 就是人所共知的花石纲 , 凑足一拨便通过大船往京城运输 , 那场面相当浩大 , 号称“舳舻相衔于淮、汴” , 比春秋齐国大街上摩肩接踵的场面强上好几万倍 。
【追求享受的奢侈风为何能席卷整个北宋王朝?】所谓上有所好 , 下必甚焉 。诸位王公大臣都不是省油的灯 , 起初在家里奢侈一把 , 还偷偷摸摸 , 玩些雾里看花的把戏 , 后来在皇帝的模范效应下 , 一个个干脆堂而皇之 , 坦然面对 , 将本来令人咋舌的奢侈消费变成了顺理成章 。拿担任过宰相的王黼来说 , 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 , 王大人家里“堂阁张设 , 宝玩山石 , 侔似宫禁” , 无论是房屋还是园林 , 都堪比皇宫内院 。宋徽宗听说之后都赶来参观 , 转了一圈之后连连感叹:“此不快活耶!”
着名的权臣蔡京有一处宅院 , “在都城之东 , 周围数十里 。”从面积上看 , 不啻一座庄园 。里面最具特色的是一座高楼 , 名为六鹤堂 , “高四丈九尺 , 人行其下 , 望之如蚁” 。那个年月 , 家里能有这么一座高层建筑 , 的确阔得很 。当然 , 这并非蔡京自己所建 , 而是宋徽宗大笔一挥 , 御赐的 。宋徽宗作为亡国之君恶名远扬 , 但追求豪宅并非他所在时代的专利 , 勇于推行改革的神宗在位时 , 大臣们也热衷盖大房 。比如宰相陈升之 , 家里“极为宏壮 , 池馆绵亘数百步” ,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 一应俱全 , 景致美到大科学家沈括不得不在专着《梦溪笔谈》里予以专门记述 。
早在宋仁宗在位的时候 , 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享用奢侈品的端倪 。作为宋朝早期的皇帝 , 仁宗本人在生活上颇为简朴 , 吃美食、住豪宅在他这里是行不通的 。但据《邵氏闻见后录》记载 , 有一次仁宗举办宴会 , 发现“有新蟹一品” , 每枚“直一千” , 一只螃蟹价值1000钱 , 惊得仁宗连连感慨 , 舍不得下筷子 。
不仅舍不得吃 , 仁宗还见微知着 , 意识到世风的变化 , 于是专门下诏 , 对民间开始出现的豪宅建设潮予以制止 , 规定“非品官毋得起门屋 , 非宫室、寺观毋得彩绘栋宇及朱黝漆梁柱窗牖、雕镂柱础” 。这件事被《宋史》认认真真地记载了下来 。但是 , 几代之后 , 社会风气的变化已经由不得朝廷的政策和法令来限制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奢侈消费的大潮开始席卷整个王朝 。浪潮之下 , 除了帝王将相将奢侈消费搞得有声有色 , 普通百姓之家也纷纷效仿 , 比如“后宫朝有服饰 , 夕行之于民间矣” 。老百姓出门“必衣重锦” , 你要穿一身麻布衣服 , 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
当身边的同事亲朋都一股脑地投身到奢侈消费的大潮中 , 人人视之为家常便饭 , 唯恐舍不得花钱被人耻笑 , 奢侈消费留在人们心中的最后一点点羞耻感早已化为齑粉 。这时 , 再回想当年仁宗曾为一只螃蟹发出深深感慨 , 难免有恍若隔世之感 。确实 , 与眼前的现实比起来 , 那几只螃蟹就算贵了些 , 也不过是奢侈消费巨澜中的一朵小之又小的浪花而已 , 何足道哉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