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多尔衮怎么死的 多尔衮与孝庄的关系( 三 )
但他一人上台恐怕也得不到对手的同意,所以便拉上济尔哈朗 。在对方看来,这是抑制多尔衮的中间派,在多尔衮想来,此人又比较好对付 。而对下层臣民而言,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是皇太极晚年最信任、最重用的人,许多政务都由他们二人带头处理,所以对他们出任摄政也并不感意外 。
就这样,多尔衮妥善地处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争夺问题,自己也向权力的顶峰迈进了一步 。随后,统治集团处理了反对这种新格局的艾度礼、硕讬、阿达礼、豪格及其下属,稳固了新的统治 。多尔衮的这一方案,在客观上避免了八旗内乱,保存了实力,维护了上层统治集团的基本一致 。当然,他这一提案,是自己争夺皇位不易得逞之后才提出来的,是在两黄旗大臣“佩剑向前”的逼人形势下提出的中策或下策,而并非是他一开始就高瞻远瞩、具有极广阔的胸襟 。
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迷
孝庄和小叔子多尔衮之间的情感纠葛描绘得凄美缠绵 。他们是不是一见钟情的痴情男女?他们的爱情能否修成正果?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
历史上对于庄妃和多尔衮的关系一共有三种猜测 。一说两人在皇太极驾崩之后就结了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二种说法是两个人非但没有结婚,还相守以礼,保持着纯粹的皇嫂与小叔子的关系 。第三种是两个人没结婚,而是非法同居了,保持着情人关系 。《孝庄秘史》里面取的是第三种说法 。
在《孝庄秘史》中,多尔衮与孝庄两人偶然相识在蒙古大草原上,多尔衮对美丽的孝庄一见钟情,于是对着敖包互许终身 。情节美则美矣,可惜根据史料考证,一见钟情这件事却不大可能发生 。因为多尔衮在建州女真,孝庄在科尔沁(蒙古),两人之间相隔数百里,连见一面也是很困难的 。两人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在孝庄的姑姑哲哲与皇太极的婚礼上 。那时多尔衮三岁,孝庄两岁 。别说一见钟情了,两三岁的小孩记不记事还是个问题 。那会不会是二见钟情呢?也不可能 。两人第二次会面时,孝庄10岁,多尔衮11岁 。那天,多尔衮在那忙着结婚呢 。不过新娘子不是孝庄,而是同部落的其他小女子 。三见钟情就更不可能了 。这回轮到庄妃结婚了,12岁的她嫁给了皇太极 。我们现在觉得12岁一小孩,结什么婚呀?但游牧民族以食肉为主,激素分泌过多,所以小孩发育很早 。不论男女,12岁算是大龄青年了,再不结婚就嫁不出去了 。所以孝庄12岁出嫁,是合情合理的 。这样一来,才见了三次面的两人就已经各自结了婚 。
像电视剧说的那样,多尔衮和孝庄原来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皇太极跑来横刀夺爱,是极不现实的说法 。事实上对孝庄来讲,她的婚姻本身无关爱情 。每个蒙古女子的婚姻都承载着民族的使命 。任何一个科尔沁部落的女人都是抱着沉重的使命出嫁的 。满蒙联姻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蒙古族曾经是个战无不胜的民族,大蒙古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 。但这个帝国不到百年就衰亡了 。蒙古分化成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块 。孝庄所在的科尔沁部落是在漠南东边的一个分支 。科尔沁部落不善打仗,偏偏强邻又多 。东有大金、西有察哈尔,再加上南方的大明朝,哪一个都得罪不起,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依附于建州女真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科尔沁蒙古的首领认为仅靠自己部落的男子汉是难以带领民族重新崛起的 。唯一的办法是改变人种 。所以,他们才心甘情愿地将部落里所有美女都嫁给建州女真,让满州人的血液里流淌着一半蒙古人的血,再由满蒙联合收复被汉族人夺去的江山 。科尔沁部落的每个女人都是带着这样的目的出嫁的 。
所以,多尔衮与孝庄之间并没有什么一见钟情、生死相许 。当然首先是没有机会,在集体聚会上见过三次的两个人,就要爱得死去活来是不太现实的 。其次是没有合理性 。对科尔沁部落的女人而言,婚姻是一种使命的达成 。爱情,从来没想过 。
皇太极死后,又是一场汗位争夺战 。多尔衮与豪格两个人实力旗鼓相当,要是两人真干起来,满清非得亡国不可 。无奈双方决定各退一步,另立别的皇子 。经过孝庄从中斡旋,福临继承了皇位 。小皇帝尚年幼,摄政王多尔衮大权独揽,政权易主随时都可能出现 。庄妃如何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她必须得嫁给多尔衮,这多少有些政治婚姻的味道 。
说庄妃嫁给了多尔衮,有三条证据 。一个论据是明末清初抗清将领张煌言的《建夷宫词》中写道,“上寿称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上寿”就是祝寿的意思,所以应该在说一个寿宴 。“合卺”是古代少数民族结婚时候的一种习俗,有点像现代的交杯酒的意思 。“慈宁宫里烂盈门”,就是说太后宫里的人都非常高兴 。“大礼恭逢太后婚”,这个就说得特别清楚了 。就是皇太后的寿辰与婚宴在一起办的意思 。第二个证据是多尔衮称谓的变化,从“辅政王”到“摄政王”,到最后的“皇父摄政王”,称谓的变化是大有讲究的 。最后称“皇父摄政王”是孝庄和多尔衮结婚的一个重要证据 。这恰恰证明了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两个人的关系从隐秘到公开的过程 。还有一点是,清朝的三大皇家陵园分别为清北陵、清东陵和清西陵 。皇太极的墓地位于辽宁沈阳的清北陵,而孝庄被葬在了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两地相距400多公里 。按照清朝早期丧葬制度,皇后无论是死在皇帝之前,还是死在皇帝之后,那都是要和皇帝进行合葬 。孝庄没有和皇太极合葬,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几分端倪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