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申公豹老跟姜子牙过不去?

《封神演义》的故事在大陆是家喻户晓 。姜子牙作为故事中的核心人物 , 自然是大家所关注的 。虽然 , 看故事的人 , 各有见解 , 但如果对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神传文化——有所了解 , 那么姜子牙一些看似有趣的行为 , 就不是简单的玩笑了 , 当能有所体会其涵义 , 而不至于用今日庸俗之心理牵强附会甚至歪解了 。笔者在此谈谈个人对姜子牙几个故事的浅见 , 并藉以一窥中国传统文化的修炼内涵 。
为什么会有姜子牙封神
封神是件大事 , 天大的事 , 是天命所至 , 无数因缘综合而成 , 绝非哪个神仙心血来潮而起 。封神这件事情其实是千载难逢的 。按《封神演义》第十五回交代:此时成汤合灭 , 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 , 元始封神 , 姜子牙享将相之福 , 恰逢其数 , 非是偶然 。
这里 , “成汤合灭 , 周室当兴” , 怎么理解?大家从《封神演义》中看到纣王那些残暴无耻的行为 , 有谁还认为这样的皇帝、朝廷还应该继续存在呢?所以“合灭 ” , 来自于纣王自身 , 老天爷不允许他再这样祸害人间了 , 纣王把老祖宗的基业都毁了 。在这里 , “天命”和常人社会的表现完全结合在一起了 , 是一体的 。
所以 , 中国古代讲的“天人合一” , 实在是有太多的奥秘在里面 。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半神文化” 。而“周室当兴” , 是说周文王“以德配天” , 周文王的仁德《封神演义》中说的很多 , 自然就要“王”天下了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有了“德” , 大的可以“王天下” , 差一点的 , 也可以(如姜子牙)“享将相之福” , 如果无德 , 就是帝王也要亡国的 。
这里还有个问题:“神仙犯戒” 。原来神仙把握不好也会犯戒 , 打下红尘来啊 。在《西游记》里也有这样的描述 , 比如:沙僧、猪八戒都曾是天将 , 犯了错误掉到人间来了 。对修道成仙是有严格要求的 。如果修不成正果 , 终究还要在人世间轮回 。在《封神演义》九十九回里 , 姜子牙在开始封神前 , 开读的玉虚宫元始天尊诰敕里 , 是这么说的:呜呼!仙凡路迥 , 非厚培根行岂能通;神鬼途分 , 岂谄媚奸邪所觊窃 。纵服气炼形于岛屿 , 未曾斩却三尸 , 终归五百年后之劫;总抱真守一于玄关 , 若未超脱阳神 , 难赴三千瑶池之约 。故尔等虽闻至道 , 未证菩提 。有心自修持 , 贪痴未脱;有身已入圣 , 嗔怒难除 。须至往愆累积 , 劫运相寻 。
姜子牙为什么要下山封神
姜子牙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 , 三十二岁上山 , 修了四十年 , 人间富贵于他早如浮云飘过了 , 他根本就不愿意下山封神(不象那个申公豹) , 他是一心想得道成仙的;只可惜根基尚浅 , 仙道难成 , 只能把这几十年的修炼功夫 , 换成人间的赫赫功名 , 如此罢了 。他下山 , 实在是他师父元始天尊的安排 。其中原由 , 《封神演义》第十五回交代的清清楚楚 , 且看:……天尊曰:“你生来命薄 , 仙道难成 , 只可受人间之福 。成汤数尽 , 周室将兴 。你与我代劳 , 封神下山 , 扶助明主 , 身为将相 , 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 。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 , 可早早收十下山 。”子牙哀告曰:“弟子乃真心出家 , 苦熬岁月 , 今亦有年 。修行虽是滚芥投针 , 望老爷大发慈悲 , 指迷归觉 , 弟子情愿在山苦行 , 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 , 望尊师收录 。”天尊曰:“你命缘如此 , 必听于天 , 岂得违拗?”子牙恋恋难舍 。……
如此看来 , 在历史上 , 一人能够修成得道 , 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是其它条件皆备 , 如果欠缺上好根基 , 也难成功 。
而当今世界之人 , 若讲轮回 , 已以千百看计 , 铸成了有人以来的最大机缘 , 最大的善基 , 在这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正本清源之际 , 能够不被世间红尘拖坠 , 不被谎言麻痹 , 放弃偏见 , 认识到人来世上非为人的道理 , 走入道中 , 觉悟开智 , 实在是殊胜难以言述的事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