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战神兰陵王高长恭 有关兰陵王的历史事件

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 。有的说他“有胆勇 , 善战斗” , 有的说他“勇冠三军 , 百战百胜” 。这表明 , 他的英勇善战绝不仅是因为戴着狰狞的面具 。光靠威吓 , 肯定是吓不退敌人的 , 关键还是他自身有超越常人的战斗本领 。狰狞的面具 , 只是为他的神勇无敌增添了一抹传奇的光环 。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 。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战” 。
公元564年 , 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 , 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 , 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 。在洛阳城外 , 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 , 都被北周军队击溃 , 眼看就要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 。这时 , 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 , 身穿铠甲 , 手握利刃 , 率领五百精骑 , 奋勇杀入周军重围 , 势如破竹 , 一直杀到洛阳城下 。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 , 不敢贸然开门 , 兰陵王摘下面具 , 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起来 , 打开城门 , 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 , 奋勇杀向周军 , 周军大败 。《北齐书》书载:“芒山之败 , 长恭为中军 , 率五百骑再入周军 , 遂至金墉之下 , 被围甚急 , 城上人弗识 , 长恭免胄示之面 , 乃下弩手救之 , 于是大捷 。武士共歌谣之 , 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 。”
又有史书记载:周军“丢弃营寨 , 自邙山至谷水 , 三十里中 , 军资器械 , 弥满川泽 。”正是这次大捷 , 使得兰陵王威名远扬 , 北齐皇帝加封他为尚书令 。兰陵王不仅骁勇善战、屡建战功 , 而且忠以侍上 , 和以待下 , 在士兵和当时社会中广有威名 。北齐书记载:他“为将躬勤细事 , 每得甘美 , 虽一瓜数果 , 必与将士共之” 。作为那个混乱王朝的皇亲国戚 , 能够做到没有架子、与将士同甘共苦确实难得 。即使是对自己的政敌 , 他也能够做到宽厚以待 。史载 , 当初长恭在瀛州时 , 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告发他贪赃枉法 , 长恭因此被免官 。等到高长恭东山再起 , 引兵进攻定阳时 , 阳士深刚好在高长恭营中听命 , 因此非常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报复杀害自己 。
为此 , 高长恭安慰他说:“吾本无此意 。”可阳士深心中仍不踏实 , 非要央求惩罚 。高长恭只好找了一个小过失 , 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 , 好让他安下心来 。《北齐书》还记载了他一个非常“平民化”的动人细节 。说一次他上朝时 , 跟随他的“仆从尽散 , 唯有一人 , 长恭独还” , 事后高长恭竟不以为意 , “无所谴罚” 。
【北齐战神兰陵王高长恭 有关兰陵王的历史事件】由此可见 , 他平常对待下人 , 是非常宽厚仁慈的 。在北齐那样“不把人当人”、动辄砍头杀人的疯狂时代 , 他宽厚仁和的一面独具风范 , 焕发着温暖的人性光辉 , 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