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导演 太监唱戏 揭秘清宫草台的戏班子

题记: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皇帝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大权独揽,朝政繁忙,加上他崇尚节俭,又要为臣民做表率,听戏不像以往那样随心所欲 。不过,根据专门研究清代宫廷戏剧的丁汝芹的《清代内廷演戏史话》介绍,嘉庆皇帝精通戏曲,无论筹备排演新戏、分配角色,还是舞台调度,他几乎事事都要过问 。如果称唐玄宗李隆基为历史上歌剧导演的话,那么,嘉庆皇帝就是清宫戏剧的最佳导演 。
演出戏剧的剧团旧称为“戏班子”,早在宋代时戏班编制已见雏形 。据《都城纪胜》中说,勾栏里演杂剧“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武林旧事》中也记叙了宫廷杂剧有“甲”的组织,如“刘景长一甲八人”,“盖门庆一甲五人”,“内中祗应一甲五人”,“潘浪贤一甲五人” 。
到了清代,苏州织造府专门组建为康熙皇帝南巡时演出的戏班 。康熙二十三年,即公元1684年,10月26日,康熙皇帝至南巡到了苏州,戏班演出时,康熙皇帝亲自点戏二十出,一直演到深夜 。据《圣驾五幸江南恭录》记载,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自杭州到达苏州时,织造府李煦进宴演戏 。康熙观戏时还挑选了职业昆班演员入内廷供奉 。由于苏州织造府担负向南府输送戏班演员与承应皇上至苏州时观剧的任务,所以苏州织造府掌管苏州梨园事务,并且府中蓄有昆班,以康熙、乾隆朝为最兴盛时期 。
据《嘉庆皇帝》一书介绍,乾隆皇帝当朝期间,国库充盈,国势强盛,作为太平盛世的一个点缀,宫中演戏达到鼎盛 。不惜巨资,在紫禁城、圆明园、避暑山庄建了很多奢华的戏台,教养戏班 。每逢庆典,各地戏班也纷纷进京,搭台唱戏 。当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进京,就蒙赏赐看了一上午戏,最令英国人惊讶的是戏中的女角都由男演员扮演,他们为此做了种种猜测 。其实,说是“男演员”也未必准确,演出者均为太监 。根据《清秘述闻》记载,学戏太监都住在景山观德殿后面,由内务府统一管理 。清朝不像明朝,宫中不设女乐 。
【皇帝导演 太监唱戏 揭秘清宫草台的戏班子】别看乾隆帝统治期间演戏频繁,但并没有史料表明乾隆对戏曲有多么的爱好,只要锣声一响,乾隆皇帝觉得够味、够排场,就心满意足了 。乾隆皇帝一生忙于国事,当时天下太平,没有太多令皇帝烦心的事情,于是,乾隆皇帝就没事找事儿地制造些文字狱 。一次乾隆皇帝听戏,听得心不在焉,突然想到这些戏文多为江浙一带的文人编排出来的,有些甚至传自明末,这其中会不会有对清朝统治不利的内容?于是下令东南官员查禁“违碍”曲本,鸡飞狗跳地折腾了两年,并未取得什么成果,反倒发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此时淫戏成风,于是,运动改变方向,转为“扫黄”了 。
据《清仁宗实录》记载,嘉庆皇帝亲政初年,曾发布过两道跟戏剧有关的谕旨:一道是禁止北京内城演戏,封禁了城里的戏园子,这既有扭转浮华风气的考虑,也有防止八旗子弟挥霍浪费的用意;再一道谕旨是在查处湖南布政使郑源璹贪污腐败案中,下令“嗣后各省督抚司道署内,俱不许自养戏班,以肃官箴而维风化” 。此外,嘉庆帝看戏较有节制,五十大寿时官员请求“广陈戏乐”,歌舞升平,被他严行申饬 。
嘉庆皇帝固然一生勤于政务,但爱好戏剧也是不争的事实,亲政初年,洪亮吉上疏指责他“恐退朝之后,俳优近习之人,荧惑圣听者不少” 。嘉庆皇帝一怒之下,把洪亮吉发配新疆 。其实,洪亮吉所说也不是空穴来风,嘉庆是清朝迄此时为止对戏剧最为痴迷的一位君主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嘉庆元年正月,刚刚登上大位的嘉庆皇帝一连看了十八天大戏 。当时其父乾隆皇帝虽然退位,但在和珅辅佐之下大权独揽,嘉庆皇帝无事可做,所以,狠狠地过了一顿戏瘾 。
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皇帝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大权独揽,朝政繁忙,加上他崇尚节俭,又要为臣民做表率,听戏不像以往那样随心所欲 。不过,根据专门研究清代宫廷戏剧的丁汝芹的《清代内廷演戏史话》介绍,嘉庆皇帝精通戏曲,无论筹备排演新戏、分配角色,还是舞台调度,他几乎事事都要过问 。如果称唐玄宗李隆基为历史上歌剧导演的话,那么,嘉庆皇帝就是清宫戏剧的最佳导演 。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嘉庆皇帝导演排戏的事 。那是嘉庆七年的一天,太监排演新戏,嘉庆皇帝手持脚本,坐在台下,翘着二郎腿,目不斜视,一副“制片人兼导演”的派头 。而这些太监演员一旦进入角色,免不了即兴发挥,嘉庆皇帝拍手叫停,严厉地说:“在本子上的许念,不在本子上的不许念!”最后一句还显示了帝王的身份:“钦此钦遵!”演员趴在台上诺诺连声,把头磕得咚咚响 。嘉庆皇帝接着说:“孙福喜嘴里念得忒快,以后慢慢的念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