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帝刘裕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如何评价刘裕( 二 )


裴子野:“宋高祖武皇帝以盖代雄才,起匹夫而并六合,克国得隽,寄迹多於魏武,功施天下,盛德厚於晋宣,怀荒伐叛之劳,而夷边荡险之力 。”
萧方等:“夫蛟龙潜伏,鱼虾亵之 。是以汉高赦雍齿,魏武免梁鹄,安可以布衣之嫌而成万乘之隙也!今王谧为公,刁逵亡族,秄恩报怨,何其狭哉!”
虞世南:“宋祖以匹夫挺剑,首创大业,旬月之间,重安晋鼎,居半州之地,驱一郡之卒,斩谯纵於庸蜀,擒姚泓於崤函,克慕容超於青州,枭卢循於岭外,戎旗所指,无往不捷 。观其豁达宏远,则汉高之风;制胜胸襟,则光武之匹 。惜其祚短,志未可量也 。”
朱敬则:“刘裕天锡神勇,雄略命世,不待借思汉之讴,未暇假从周之会 。同盟二十七,愿从一百人 。雷动朱方,风发竹里 。龙骧虎步,独决神襟 。长剑一呼,义声四合 。荡亡楚已成之业,复遗晋久绝之基 。祀夏配天,不失旧物,虽古人用兵,不足加也 。至乃网罗俊异,待物知人,动必应时,役无再举,西尽庸蜀,北划大河 。自汉末三分,东晋拓境,未能至也 。”
司马光:“帝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被服居处,俭于布素,游宴甚稀,嫔御至少 。尝得后秦高祖从女,有盛宠,颇以废事;谢晦微谏,即时遣出 。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 。岭南尝献入筒细布,一端八丈,帝恶其精丽劳人,即付有司弹太守,以布还之,并制岭南禁作此布 。公主出适,遣送不过二十万,无锦绣之物 。内外奉禁,莫敢为侈靡 。”
何去非:“宋武帝以英特之姿,攘袂而起,平灵宝于旧楚,定刘毅于荆豫,灭南燕于二齐,克谯纵于庸蜀,殄卢循于交广,西执姚泓而灭后秦,盖举无遗策而天下惮服矣 。北方之寇,独关东之拓跋,陇北之赫连耳 。方其入关,魏人虽强,不敢南指西顾以议其后 。”
辛弃疾:“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宋武帝刘裕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如何评价刘裕】李贽:“自是定乱代兴之君 。”
王夫之:“宋武兴,东灭慕容超,西灭姚泓,拓跋嗣、赫连勃勃敛迹而穴处 。自刘渊称乱以来,祖逖、庾翼、桓温、谢安经营百年而无能及此 。后乎此者,二萧、陈氏无尺土之展,而浸以削亡 。然则永嘉以降,仅延中国生人之气者,唯刘氏耳 。举晋人坐失之中原,责宋以不荡平,没其挞伐之功而黜之,亦大不平矣 。”
夏曾佑:“二十四史中,人主得国之正,功业之高,汉高而外,当推宋武,不得以混壹之异,而有所轩轾也 。”
章炳麟:“雪中原之涂炭,光先人之令闻,寄奴、元璋之绩,知其不远 。”
吕思勉:“宋武代晋,在当日,业已势如振槁,即无关、洛之绩,岂虑无成?苟其急于图,篡平司马休之后,迳篡可矣,何必多伐秦一举?武帝之于异己,虽云肆意翦除,亦特其庸中佼佼者耳,反之子必尚多 。刘穆之死,后路无所付托,设有窃发,得不更诒大局之忧?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则武帝之南归,亦不得訾其专为私计心也 。义真虽云年少,留西之精兵良将,不为不多 。王镇恶之死,在正月十四日(应为十五),而勃勃之图长安,仍历三时而后克,可见兵力实非不足 。长安之陷,其关键,全在王脩之死 。义真之信谗,庸非始料所及,此尤不容苟责者也 。”
蔡东藩:“裕固一世之雄也,曹阿瞒后,舍裕其谁乎?”“锦函之授,远睹千里,裕诚一枭杰矣哉!至若杀刘毅,杀诸葛长民,一挥手而两首悬竿,何其敏且速也!然讨卢循、徐道覆、谯纵,犹似近公,袭杀刘毅、请葛长民,纯乎为私,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宁待至篡国后哉!”
范文澜:“刘裕所创的宋朝,皇帝独掌大权,主要辅佐,多选用寒门,原来的高门大族,只能做名大权小的官员,难得皇帝的信任 。削弱士族的政治势力,实行皇帝专制的中央集权,宋朝国内的统一程度远非强藩割据的东晋朝所能比拟,政权大大增强了 。当时鲜卑拓跋部落统一黄河流域,出现强大的魏国,如果没有统一的汉族政权,鲜卑人几次大举南侵,很有可能并吞长江流域,摧残发展中的经济和文化 。所以,刘裕消灭纪纲不立、豪强横行的东晋朝,建立起比较有力的宋朝,对汉族历史是一个大的贡献 。”
白寿彝:“刘裕不仅以武功显赫于当时,而且在一些政治措施上,他也很有建树 。宋武帝刘裕是南朝众多帝王中在治理国家方面卓有成效的一个 。刘裕时期,是刘宋的兴盛时期,也可以说是南朝的兴盛时期 。刘裕灭了蜀、南燕和后秦,大有统一全国的势头 。但刘裕时期,内部多事 。孙恩起事的余留势力卢循、徐道覆还在坚持斗争,反对刘裕的政治势力如刘毅和门阀大族势力还很强大 。这些势力,阻止了刘裕雄心壮志的进一步实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