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汉唐之后黄金时期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开国参见:元末农民起义、明朝统一战争、西吴元朝末年蒙古统治者残暴 , 人民受到空前压迫 。1351年 , 元廷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 。“治河”和“变钞”导致红巾军起义爆发 。
推翻元朝 , 建立明朝的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
1351年5月 , 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红巾军起义爆发 。次年 , 郭子兴响应 , 聚众起义 , 攻占濠州。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受汤和邀请投奔郭子兴 , 屡立战功 , 备受郭子兴器重和信任 , 并娶郭子兴养女马氏为妻 。不久 , 朱元璋离开濠州 , 发展自己的势力 。1355年 , 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 , 国号宋 , 年号龙凤 , 称小明王 , 以亳州为都城 。郭子兴病故后朱元璋统率郭部 , 小明王任其为左副元帅 。1356年 , 朱元璋占领集庆路 , 改名为应天府 , 并攻下周围战略要地 , 获取一块立足之地 。朱元璋采纳朱升“高筑墙 , 广积粮 , 缓称王”的建议 。1360年 , 鄱阳湖水战使陈友谅势力遭到巨大打击 。1361年 , 小明王封朱元璋为吴国公 。1363年 , 陈友谅败亡 。1364年 , 朱元璋称王 , 史称“西吴” , 与占平江府的东吴王张士诚相区别 。
1366年小明王、刘福通被廖永忠沉于瓜步江中溺死 。1367年 , 攻下平江 , 张士诚自尽 , 后又灭浙江的方国珍 。1368年正月初四 , 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 , 国号大明 , 年号洪武 , 朱元璋称帝 。后进行北伐和西征 , 同年以“驱逐胡虏 , 恢复中华”的口号命徐达、常遇春等将北伐 , 攻占大都(即北京) , 元顺帝北逃 , 彻底结束蒙古在中原的统治 , 中国再次回归由汉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之下 。之后朱元璋又相继消灭四川的明升和云南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辽东的纳哈出 。又八次派兵深入漠北 , 大破北元 , 天下至此初定 。
治世与削藩参见:洪武之治、建文改制、靖难之役
清朝康熙皇帝评价朱元璋“治隆唐宋” 。朱元璋即位后采取轻徭薄赋 , 恢复社会生产 , 确立里甲制 , 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 , 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维持 。整顿吏治 , 惩治贪官污吏 , 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史称洪武之治 。同时朱元璋多次派军北伐蒙古 , 取得多次胜利 , 最终在捕鱼儿海之役平定北元 , 消除外患 。朱元璋平定天下后 , 大封功臣 , 也对功臣有所猜忌 , 恐其居功枉法 , 图谋不轨 。而有的功臣也越过礼法 , 为非作歹 。朱元璋借此兴胡惟庸案和蓝玉案 , 清理权贵和不法功勋 。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之罪名杀胡惟庸 , 又杀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人 。
1390年有人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关系密切 , 李善长因此被赐死 , 家属七十余人坐死 , 总计株连者达三万余人 , 史称胡惟庸案 。此后 , 朱元璋又借大将军蓝玉张狂跋扈之名大加诛杀 , 连坐被族诛的有一万五千余人 。加上空印案与郭桓案合称明初四大案 。朱元璋通过打击功臣、设立锦衣卫加强特务监视等一系列手段来加强皇权 。1398年朱元璋驾崩 , 由于太子朱标早死 , 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 , 年号建文 , 即明惠宗 。
明惠宗为巩固皇权 , 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 。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 , 或被逼自杀 。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朱棣的精兵 , 欲铲除朱棣 , 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 , 靖内难”的名义起兵 , 最后率军南下 , 攻占南京 , 史称靖难之役 。后明惠宗在宫城大火中下落不明 , 朱棣即位 , 改元永乐 。
永宣盛世参见:永乐盛世、仁宣之治
明成祖朱棣1405年 , 朱棣将北平改名北京 , 称行在 , 设立北平国子监等衙门 。1416年 , 朱棣公布迁都的想法 , 隔年开始大规模营造北京 , 1420年完工 , 隔年迁都 。永乐时期武功昌盛 , 天下大治 , 收复安南设交趾布政司 , 朱棣又亲自率兵五征漠北攻打北元分裂后的鞑靼与瓦剌 。朱棣册封瓦剌三王 , 使与鞑靼对立 , 见瓦剌中兴之势 , 又助鞑靼讨伐瓦剌 , 不使任何一方独大 。[80]同时授予兀良哈蒙古的朵颜、泰宁和福余三个卫所自治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