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时唐朝的领土最大( 四 )


大中之治
唐武宗死去后 , 宦官选择李忱继承皇位 , 想继续保持朝政 , 未即位前的唐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无能之人 。即位以后励精图治 , 对内贬谪李德裕 , 结束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打击不法权贵、外戚 。在位期间宣宗勤俭治国 , 体恤百姓 , 减少赋税 , 注重人才选拔 。一改唐武宗的封杀佛教政策 , 再次尊崇佛教 。唐宣宗时期沙州人张议潮领导沙州等地人民摆脱吐蕃贵族统治的首领 , 驱逐了河西地区的吐蕃守将 , 使瓜、沙等十一州又重新回归唐朝 。咸通七年(866年)二月 , 张议潮表奏朝廷 , 已令回鹘首领仆固俊克复西州、北庭、轮台、清镇等城 。同年十月 , 又令仆固俊与吐蕃大将尚恐热交战 , 大败吐蕃军 , 并斩杀尚恐热 , 传首京师 。吐蕃余众逃奔秦州 , 途中遭尚延心袭击 , 再败 , 奏迁于岭南 。吐蕃遂衰亡 。河西肃清 , 使唐廷无西顾之忧 , 唐朝国势有所起色 , 百姓日渐富裕 , 使本已十分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 。实际上 , 大中暂治并不稳定 。唐宣宗晚年 , 国内已有乱象 , 他死后不久就爆发寇乱 。
日落西山
唐宣宗之后 , 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能昏君 , 使唐朝一直走下坡路 。唐朝后期 , 战争不断 , 经济政治衰退 ,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农民起义 , 唐朝经济命脉的江南地区经过黄巢的打击 , 唐朝统治名存实亡 。经过黄巢起义后 , 把唐朝的基础打破 。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 , 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 。黄巢起义后 , 唐僖宗在唐末的动乱中死去 , 由弟唐昭宗继位 。公元898年 , 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 , 唐昭宗被软禁 , 太子李裕开始监国 , 同一天宦官假传圣旨 , 说唐昭宗退为太上皇 , 并令皇太子即位 , 年号光化 。
到了天复元年(901年) , 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 , 迎唐昭宗复位 , 李裕复降德王 。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 , 在朝廷各树党派 , 在朱温的支持下 , 宰相派胜利 , 朱温入宫尽诛宦官 。天祐元年(904年) , 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 , 之后不久将唐昭宗杀害 。天祐二年(905年) , 朱温大肆贬逐朝官 , 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 , 投尸于河 , 史称白马驿之祸 。朱全忠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 , 但因征淮南失利 , 所以提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 。天祐四年(907年) , 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 , 改国号梁 , 是为梁太祖 , 改元开平 , 定都于开封 。唐朝灭亡 , 立国共290年 。
【唐朝历史 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时唐朝的领土最大】唐朝灭亡后 , 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 。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朝的皇帝并无血缘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