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张道藩如何热恋上徐悲鸿妻子蒋碧薇?( 二 )


大概民国十一年我和刘纪文先生在伦敦认识了,他看到我带到伦敦的一本《孙文学说》,又仔细看了我读此书的笔记,知道我很服膺国父孙先生的主张 。就对我说:“你这样崇拜孙先生,你应该加入他所领导的革命党 。”我说:“我是学美术学文学的,加入革命党不会有什么贡献 。”他又说:“革命党里无论什么人都有用,尤其是真心诚意赞成孙先生革命主张的人 。”我说:“我本来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世家,从小自然免不了有读书求官做的想法 。可是当我在南开读书的时候,听说像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那种学问渊博、道德高尚的人还免不了受武人官僚政客的气,所以我到英国以后,不但是不学准备做官的学科,连哲学教育等科都不愿学,就是怕卷入政治圈里去 。受那些官僚和武人的气,因而选学了与人无争的美术和文学 。我如果加入革命党,将来一定会卷入政治漩涡,免不了受那些混蛋家伙的气 。这是和我志愿相违背的,所以我不愿入党 。”刘纪文又说:“你这种逃避现实的想法是不应该有的,你既知道那些官僚武人政客的混蛋,正应该加入革命党,大家共同努力把他们打倒,来改造中国 。”我听了他的话,虽也认为有道理,但是仍然没有入党的决心 。以后我和纪文的友谊一天一天的增进,他不时总刺我一句话:“还没有决心参加革命党,打倒祸国殃民的官僚武人吗?”我总是笑笑了事 。
后来邵元冲先生来到伦敦,又和纪文来谈过许多次,一定要介绍我入党 。邵先生却比纪文会说得多了,一来就长篇大论说上二小时,并且他们要直接写信给国父介绍我入党,真让我感觉有些烦了,但是我又不能不承认他们的理由是对的 。经过了半年的时间,我为他们的热忱和诚挚的友谊所感而最后同意入党了 。
张道藩
接着党的中央要恢复伦敦支部,经过在伦敦数十个老同志和裘祝三与我的努力,伦敦支部在1923年恢复了 。那时国内已将中华革命党改为国民党,但是伦敦的同志们还没有得到新的组织规章,所以在支部恢复时纪文主张先照旧的规章恢复起来再说 。当时支部内部组织,分为执行、评议两部 。选举结果裘祝三当选了执行长,我自己当选了评议长 。这是我参加中国国民党工作的开始 。
一旦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张道藩就许下誓言:“就是把我烧成灰,我还是一个中国国民党党员 。”国民党的伦敦支部恢复了,本来就活跃的张道藩又添一个国民党党员的身份,工作很是出色 。要发展国民党在英国党务,他们首先以工商学共进会的名义,联合留英学生、华侨,定下了四项工作目标:一、劝导伦敦华侨团结,避免隔几年就发生一次派系斗争,这项工作有英国警方支持,稍有收获;二、劝说他们不开赌场;三、劝说他们讲究卫生,养成清洁习惯,免得被英国人轻视;四、教他们说国语,后三项工作则停留在一般性的动员上,收效甚微 。
这个时候,北洋军阀政客梁士诒到英国活动,引起了留英学生、华侨的警惕 。张道藩也知道这个人,是个存心投靠帝国主义的洋奴才,在1922年1月9日,孙中山就以大总统名义宣布过他的罪状 。他就联合起另外四名学生、华侨代表到梁氏旅邸警告梁士诒不得密谋与英国签订出卖中国主权的密约 。
1924年9月,张道藩如愿考入法国国立巴黎最高美术专门学校 。刚到巴黎,他迫不及待地沿着瑰丽的塞纳河畔,再次来到艾菲尔铁塔 。艾菲尔铁塔这件艺术品是为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它坐落于巴黎市区西部的塞纳河左岸,钢骨铁架,气势雄伟,结构优美,浑然一体 。铁塔分三层,底层离地面57米,四面都有半圆形的巨大拱门,第二层和第三层的高度分别为115米和276米,铁塔的顶尖直刺云霄,高达320米,这件凝聚法兰西民族智慧的艺术品让做着画家梦的张道藩彻底陶醉了 。
为了进这所学校,从1923年春天开始,张道藩就请人教法语,为留法进一步学画作准备,而这个时候那些公费留学生却因被国内停了经费而正大受其困,而张道藩有曲荔斋世伯接连不断的资助,还有余钱请私人教师,他可是留学生一族中的幸运者了 。是年暑假,他特意选择在巴黎住上三个月,学法文、逛名胜;寒假,则去了比利时,到布鲁塞尔拜见蔡元培先生 。蔡元培这位中国教育界的元老,资产阶级教育体系的开创者,是1920年5月辞去任职近五年的北京大学校长后,来欧洲考察教育的 。访问了蔡元培,又回到伦敦,拿到了伦敦大学美术部发给中国留学生的第一张文凭,完成了3年的学业,顺利转来法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