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秘闻:宋江为什么宁可坐牢也不愿上梁山( 二 )


首先是没收财产,尤其是官员,就像宋江,老父亲要先把他出籍,就是和他断绝父子关系 。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宋江牵涉官司的时候,家庭财产不受牵扯 。
其次是尊严,人一旦成了罪犯,也就没有了常人的尊严 。就像历史上那个周勃,有人告发他谋反,皇帝把他下狱,看守他的狱吏就来欺凌侮辱他 。他出狱后发出感叹,我可是曾经统领过百万大军的人呐!实际上,《水浒传》里的情况也是如此,林冲、宋江都是这样 。林冲一时间拿钱慢了一点,那个差拨马上就把他骂了一个狗头淋血;戴宗对宋江说得好,像他们这种“贼配军”,在监狱管理者面前,“轻咳嗽都是罪过”,这些人想弄死他们,“就好比是拍死一只苍蝇” 。有钱人虽然不至于到这种地步,但原有的爵位肯定要被剥夺,随之而来的是等级的大降,见了差拨一类的官员就必须跪拜,这种尊严绝对是钱买不来的 。尤其是在押解途中,脸上带着一个金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也可以骂上一句“贼配军”!不是说花了钱可以把枷锁除去吗?这也不假,但这是有条件的,在人烟闹市,枷锁是必须戴的,就像林冲,在柴进庄上和洪教头比武,就是带着枷锁 。还有在交接过程中,也必须是戴着枷锁,比如说朱仝 。用宋江的话说,这是朝廷的法度,坏不得!脸上带着金印,时不时的要戴着枷锁出现在人面前,见着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就要下跪,有谁会愿意当这样的罪犯?
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那番煎熬不是他人所能感受得到 。比如说宋江,在江州牢城日子过得是多么的惬意!直接管理监狱的戴宗好像一个小跟班,又有李逵这样心甘情愿为他去死的“保镖”,外面又结识了一大帮江州哥们儿,可真是风光无限 。但是,当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仍然是“感恨伤怀”,不由得“潸然泪下”,为什么?就是一旦做了罪犯,不但不能光宗耀祖,还会辱没祖宗,连累子孙,“连家中老父和兄弟”也见不得了 。正因为对前途彻底丧失了信心,这才酒后不计后果,写下了反诗 。最后,即便仅仅是为了钱,谁又会没事拿着钱向那个地方扔?所以说,有钱人坐牢,绝对不会是像换个地方休憩几天那般轻松 。
好汉们开始为什么不愿意上梁山
梁山泊大秤分金银,开口皆兄弟,干的是仁义之事,活一个潇潇洒洒,任谁怎么说,肯定要比监狱舒坦很多 。但问题是,有的人为什么宁可当囚犯,也不愿意上梁山泊去快活呢?比如说宋江,他对寨主晁盖有恩,晁盖一心想让他上山,不惜放出四路人马把他截住邀他上山,但他就是不上,还说除非是死,否则就得让他去江州 。朱仝曾经对晁盖、宋江都有恩情,吴用和雷横前去请他,刚说上山之事,朱仝就说了恼怒的话,“休在此间惹口面不好” 。尤其是那个杨志,王伦曾经邀请过他在山上留下,他那个时候不肯,是还有想法要“官复原职” 。可是他杀了牛二以后,能不能活命尚且不知,因为他是“累犯”,可是他仍然选择了投案而不去上梁山 。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做出这种选择呢?根本原因,就是坐牢是一个人的行为,是有期限的,是让人有指望重返正常社会的一个去处;而上梁山则不同,它会牵扯到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是既无期限又不敢指望能够回归主流社会的行为 。
【水浒传秘闻:宋江为什么宁可坐牢也不愿上梁山】具体说,坐牢吃苦也好,丧失尊严也罢,毕竟是一个人自作自受,对父母的连累只是财物、名声和情感方面的,并不会涉及到人身 。就像宋江,事情一旦不那么紧了,弟弟宋清就可以回家了 。宋清回家,官府并没有把他缉拿归案,就是这案子弄清楚只是宋江一人所为,与宋清并无瓜葛 。而上梁山则不同,全家人甚至全族人都会受牵连,这就是很多将领想投降又犹豫的地方,他们有家 。有一些征剿梁山泊的将领,他们损失了朝廷许多兵马,回去肯定是吃官司,罢官坐牢是最轻的处罚,即便这样,他们也不肯投降,原因正在于此 。对于梁山将领,作者一定要交待他有没有家人,有家人的是怎么处理的,就是说这上梁山和一般的吃官司不一样 。有两个人看似例外,一个是林冲娘子,另一个是李逵哥哥 。实际上,这种看似例外的情况作者也做了解释,林冲娘子已经被林冲写下休书休了;李逵的哥哥领着人前来捉拿李逵,等于说是“大义灭亲”和李逵划清了界限,又有立功表现,是官府不再追究的范畴 。
坐牢是有可能回归正常社会的,最常见的是遇到大赦 。宋江就是遇到大赦罪过减了一等,所以不用抵命,只判了一个流放 。像朱仝这种自身没有命案的罪行,就更轻一些,用他的话说就是,挣扎个“一年半载”,就可以还乡“复为良民” 。有的人如果本事大一些,运气好一些,马上就可以当官,就像杨志 。而上梁山则不同,这是一种“遇赦不宥”的罪行,不可能再回到主流社会当中来 。不是说还有一个招安吗?实际上,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很少发生,即便是在《水浒传》书中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宋江招安的过程,比他经历过的任何一次事件和战斗都要惊险复杂,并不是哪一个山头随便就可以想让人招安就能招安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