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科技 铁器的普遍使用与社会大变革( 二 )
儒家、墨家、道家、名家以及荀况(约公元前313-前238年)、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 。他们为了发展自己的学派,论证自己的观点,实现自己的主张,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都程度不同地关心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中汲取某些有利的论据 。他们从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对一些自然现象和技术问题进行解释和概括,频繁交流,彼此辩诘,相互补充,为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气氛和条件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整个学术的繁荣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和正值奴隶制鼎盛时期的古希腊一起,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同时形成了两个交相辉映的科学文化高峰,全面奠定了我国后世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 。
自然知识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在自然知识方面,除前面已述及的天文学、地理学之外,数学、农学、生物学、医学和物理学等均有了相当的发展 。
在数学方面,我国商代已使用了十进位法,有了画圆和直角的工具'规'和'矩' 。春秋时期已可利用筹算进行完整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并有了分数的概念 。后期墨家提出了几何学中的点、线、面、方、圆乃至极限的概念 。
公元前239年,由秦相吕不韦(约公元前290-前235年)的门客集体编撰的《吕氏春秋》,融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和学术成果 。其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专讲'崇本抑末'的重农政策和深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技术水平 。农业和地理学的成就,也促进了生物学知识的积累 。这个时期在生物形态学和分类学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
①《汉书·艺文志》 。
中国独特的医学体系,也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并得到迅速发展 。在医药、病因病理和诊断治疗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战国后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对我国古代的医疗实践经验作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提高,成为我国中医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内经》运用阴阳对立、五行生克的思想,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预防、治则和药性问题,成为2000年来中医辨证论治、临床实践的基础理论之一 。
【春秋战国科技 铁器的普遍使用与社会大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手工业技术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学知识 。《考工记》和后期墨家撰写的《墨经》等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人在力学、声学、热学、电和磁以及光学方面获得的理性认识 。特别在力学、声学和光学的研究上,还出现了实验方法的萌芽 。《墨经》中记载的光学实验,包括小孔成像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实验,其方法和结论与近代光学实验十分相似,取得了比古希腊欧几里得《光学》更早的辉煌成就 。
推荐阅读
- 春秋战国政治 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
- 先秦四大荒唐的好色君王
- 春秋战国时期公子指的是哪一类人?
- 春秋战国轶事 郑灵公之死竟只因一碗甲鱼汤
- 春秋战国的主要诸侯国有哪些?
- 明朝永乐帝曾办世界大阅兵“高科技”震惊西亚
- 汉朝科技 张衡制造出第一台地动仪
-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君主是哪四个?
- 春秋战国的时期年表是什么?
- 春秋战国蚁鼻钱 春秋战国各国货币的分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