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将领李宗仁何以三次逃脱蒋介石暗杀?( 二 )


其实谭金龙正是戴笠密派来广州的五个刺客之一 。他是出面摸情况的 。他的四个伙伴则藏身于学宫路附近一家旅店里 。谭金龙以钞票开道,辅之以三寸不烂之舌,迅速博得王乃昌的信任,获取了有关李宗仁生活规律的若干情报 。7月28日,谭金龙得悉李宗仁将经由肇庆返回南宁与白崇禧、夏威、廖磊等桂系将领开军事联席会议 。
他立即与马斌、涂文焕等同伙碰头,谋划在东山以西13公里的山间公路上设伏袭击李宗仁的座车 。为保行动成功,还请军特处广州站的同伙们协助,在路边树林间坟堆上架上一挺机枪,并在路上埋设以电线引爆的定时地雷……
这一招确实够歹毒的了 。然而戴笠手下的特务们低估了李宗仁的安全保护能力,这次暗杀计划被挫败了 。原来,李宗仁为人很精明,爱思考问题,他对“日本通”王乃昌并非真的信任,而是出于利用 。他在内心深处是很厌恶日本侵略者的,他牢记着甲午战争之耻与清廷被迫割让台湾之耻,牢记着当年日本在大连屠城的深仇大恨 。他是个有血性的爱国将军,断然不愿出卖祖国和同胞利益充当亲日大汉奸 。在广州他很注意安全工作,调来在桂林任驻军团长的族侄李志浩充当贴身副官 。卫队连的120名卫兵均经过再三挑选,堪称精锐 。
东山马棚岗官邸戒卫森严,设内外三道岗哨,夜里都有卫兵组站岗巡逻 。李宗仁接到保卫处长韦云泰报告说王乃昌近期与一个谭姓北方籍男子交往密切,即产生怀疑,命韦处长通知广州公安局核查此人真实身份,并加以暗中监视 。李宗仁又密派自己部下两名参谋换上便衣参加对王乃昌等人的监视,并另行物色可靠的日语翻译 。7月27日,李宗仁有意在王乃昌及参谋长张任民等人面前说他要回南宁开会,其实,他并没有外出的安排 。他只略施小计便挫败了谭金龙等军特处特务的一次暗杀密谋 。
案发后,王乃昌自感大失面子,向李宗仁认错,并提出辞职 。李未多加责难,还好言抚慰,给他一笔钱,让他妥善安排生活——李宗仁觉得此人虽很不可靠,但眼下尚可派上“特殊”用场 。至于谭金龙等几个刺客被捕后,对他们干的事均如实招认,但仍难逃一死,只是老成持重的李宗仁对外界严加保密,只当没发生过谋杀一事 。
不久,“九一八事变”发生,宁粤双方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巨大压力,宣布统一,但两广仍处于半独立状态 。
南京,毛人凤奉命谋杀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李宗仁由位尊权虚的军委会汉中行营主任改调任北平行营主任,偕同夫人郭德洁和幕僚程思远、刘仲容等一行人飞往古都北平,住进中南海 。他的作风较开明,常召开座谈会,虚心听取教授学者等社会贤达名流的建议,限制特务胡作非为 。在北平的欧美各国人士均对李宗仁有好评 。李宗仁踌躇满志,劲头更足,有心以后通过民选问鼎中央 。他的表现更受蒋介石猜忌,双方的矛盾也更激化 。1946年“国大”召开,李成为“广西省”代表 。
1948年3月,南京又召开“行宪国大” 。李宗仁筹备妥贴后,于当月22日率竞选团直飞南京,参加副总统竞选,设竞选总部于太平路上的安乐大酒店 。经过幕前幕后的运筹组织,他终于战胜了得到蒋介石幕后支持的孙科,在5月22日当选副总统 。
当时,国民党政权已在内战中败北,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政局动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前景一片暗淡 。专制独裁成性的蒋介石不自作反省,反而更加迁怒于与他明争暗斗了数十年的李宗仁,认为他“仗持桂系武力,心怀异志,不顾大局,实为党国之罪人” 。1948年6月,蒋介石密令伪国防部保密局长毛人凤筹划刺杀李宗仁 。毛人凤衔命后曾在中山北路上“诚庐”召集沈醉、郭旭、徐志道等特工头目密商 。沈醉等人也做了周密的准备,伺机下手 。
当时,李宗仁夫妇住在南京鼓楼傅厚岗9号,此系一座带花园的法国式双层楼房,与李济深等军政大员为邻,旁边还有一所基督教堂和几块菜地 。李宗仁对自身安全一直颇为注意,他的卫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都是广西子弟,个个勇猛善战 。为了有效防范蒋介石一方可能搞的暗杀活动,李宗仁的副官和警卫长特在傅厚岗、三条巷、鼓楼一带秘密安置了十几户广西籍“居民”,都是警卫部队的骨干,借摆香烟摊、开小杂货店、修车行等行业为掩护,以监视出现在这一带的可疑人员,一有异常情况,便采取行动,连教堂旁边都设有暗哨 。
1949年1月,蒋介石迫于北方各主战场的重大失败,又受到桂系的白崇禧等实力派的压力,只好暂告引退,返回浙江奉化老家,暗中遥控政局 。毛人凤为表示对主子的忠心,随主子共进退,也辞去保密局长之职,指定处长徐志道为局长,但实权仍由自己掌握 。他奔走于南京、上海、奉化三地之间,继续反共反人民,捕人、杀人,甚是猖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