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眼不见为净:MIT研究团队展示InfraredTags红外隐藏标签方案
条形码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在购物消费的时候 。另一方面,占地较大的条码不仅有碍观瞻,而且容易随时间推移而剥落 。有趣的是,来自麻省理工的一支研究团队,刚刚展示了一种肉眼不可见的 3D 打印植入方法 。博士生领队 Mustafa Doga Dogan 表示,InfraredTags 可搭配支持红外成像的智能手机来使用 。
文章图片
InfraredTags 示例 1:通过手机扫码来控制恒温器(来自:MIT / CSAIL)
这套方案采用了现成的商用 3D 打印耗材,特点无法被肉眼看穿(可见光下不透明)、但具有红外穿透性 。基于此,我们便可在商品中巧妙地植入标码 。
其中一种方法,是从一层塑料上雕刻出微小的气隙图案,然后覆盖光滑的外保护层 。这种间隙可代表 0 和 1,以便被红外相机识别为二进制代码 。
文章图片
InfraredTags 示例 2:嵌于杯中的二维码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对红外光不透明的第二种塑料,来打造更传统的条形码或二维码 。
不过外侧都有保护层,因而除非暴露在红外光下、并通过红外敏感相机成像,常规情况下它们都是不可见的 。
文章图片
InfraredTags 示例 3:方便手机扫码连接 Wi-Fi
目前 Dogan 团队已经打造了一系列 InfraredTags 物品,包括具有嵌入标签的杯子、Wi-Fi 路由器、甚至廉价的游戏手柄 。
后者结合了安装在控制轮上的红外摄像头,当玩家向左或向右转动时,系统就能够通过条码成像,来判断控制轮的确切位置 。
Embedding Invisible Codes in Objects for AR(via)
展望未来,这项技术还可整合到可被智能手机控制的更多装置(比如 AR 眼镜)中,以便消费者扫码获取商品详情 。
【VR|眼不见为净:MIT研究团队展示InfraredTags红外隐藏标签方案】最后,在今春于新奥尔良举办的美国计算机学会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大会上,研究团队还会深入探讨他们的研究论文(PDF) 。
推荐阅读
- 田渊栋|田渊栋:业余做研究的经验
- 复合材料|AI合成主播丨我国学者牵头开展人工牙釉质研究取得新突破
- 影响|研究:SpaceX卫星反射太阳光,天文拍摄照片被破坏,数量激增35倍
- 量子|我国科学家量子模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观测到费米超流中的熵波临界发散
- SpaceX|研究报告:SpaceX卫星影响天文照片的拍摄质量
- IT|研究发现?预防大流行病的成本远远低于控制大流行病的成本
- 二氧化碳|研究发现红橙色更易招蚊子
- IT|我国学者牵头开展人工牙釉质研究取得新突破
- IT|研究人员用统计物理学来解释不同COVID-19变种的传播效率
- 牙釉质|我国学者牵头开展人工牙釉质研究取得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