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风云 清朝一位皇帝竟差点在宫廷遇刺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皇帝自圆明园还宫(紫禁城),将入顺贞门时,突然有一个叫陈德的人持刃向他扑来,几乎遭遇不测 。
事过10年,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突然有一伙天理教徒分两队从紫禁城的东华门和西华门突入宫内,其中一队一直攻到隆宗门外,被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即后来的道光皇帝)等组织的侍卫击退 。因这一年为农历癸酉年,所以史称“癸酉之变” 。
厨役行刺嘉庆
故宫博物院掌故部编的《掌故丛编》中有一套《嘉庆八年仁宗遇剌案》资料,详细记载了此案的始末 。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皇帝从圆明园返回紫禁城 。就在这一天,一个叫陈德的中年男子带着自己15岁的大儿子陈禄儿,从东华门混入紫禁城,然后绕到皇宫的北门神武门一带,潜伏在顺贞门外西厢房山墙的后面 。
当嘉庆坐着轿子即将进入顺贞门时,陈德突然窜出,手持尖刃,直奔嘉庆冲去 。这一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坏了守卫神武门、顺贞门之间的上百名侍卫,他们一个个吓得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
只有嘉庆的侄子、御前大臣定亲王绵恩,固伦额驸喀尔喀亲王拉旺多尔济、乾清门侍卫蒙古喀喇沁公丹巴多尔济、御前侍卫扎克塔尔等6人还算镇定,紧急关头挺身而出,一边护卫嘉庆的轿子,一边奋力捉拿陈德 。
嘉庆被护到顺贞门内,但距离搏斗的地方不远,已经听到了搏斗之声,大概吓得不轻 。经过一番搏斗,绵恩的褂袖被刺破,丹巴多尔济的身上也被扎伤三处 。陈德寡不敌众,力竭被捉,并在陈德身上搜出谶语等物 。陈德的儿子陈禄儿乘乱溜出皇宫,跑回自己家里,也很快被逮捕 。
陈德被捕后,嘉庆当即命军机大臣会同刑部严审,第二天又增派满汉大学士、六部尚书会审,后又命九卿科道一同会审 。经过“反复诘问,并加开导”,陈德开口招供,称妻子去世,家庭负担本来就很重,再加上失业,自己求告无门,萌生了自杀的念头 。但转念一想,无声无息地自杀太不值,想死得“一鸣惊人”,于是“策划”了刺杀皇帝的计划 。
如此简单的作案动机和过程“殊出情理之外”,审案大员们当然很不满意,又将陈德“拧耳跪炼”,但陈德“矢口不移” 。
嘉庆得到初步的审讯报告后,当然也不满意 。他认为一个失业的厨子,仅因要自寻死路就要行剌皇帝,既无主使也无同谋及帮凶,殊不可解 。
而且,他又是从何得知皇帝入宫时间,又是怎样混入宫中的呢?于是,审案大臣逐一传讯或逮捕了所有与陈德有关的人,并加紧刑讯陈德,但是所获信息依然很少 。
通过讯问陈德的儿子陈禄儿和他的房东黄五福,官员们得知案发之前陈德已经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举动,精神可能有点问题 。但仅凭这一点进展,还是难以交差 。
至二十三日,军机处再报审案情形,似乎又有了一些进展 。经反复刑问,陈德回忆说自己这几年曾做过两次梦,被梦兆、签语所惑,以为自己有“朝廷福分”,想入非非,想通过劫持皇上获得好处 。
这种口供,或是实情,或是因经不住刑讯逼供而不得不乱说一通,但仍没有说出审案官员们最想得到的东西——幕后指使是谁?
当天,又传讯了陈德的旧主人僧格布、孟启基及有关人员黄二、蒋兴国等人,均称对陈德行剌之事并不知情 。如此大案,仅为一失业厨役独自所为,仍不免令人生疑 。所以嘉庆又谕令添派九卿、科道会同审办 。
从二十三至二十四日,会审诸臣共同审讯,并对陈德加重用刑,仍然没有进展 。会审诸臣一筹莫展 。正当进退两难之际,他们突然于二十四日接到了嘉庆的谕旨,命令就此停止审讯,立即结案 。
当天,诸臣拟定将陈德凌迟处死,二子一并绞决,其岳母年已80,免议 。房主黄五福杖一百,徒3年 。
关于事件真相的两种猜测
至此,这场轰动朝野的行剌皇帝案,在审理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宣告结案 。但陈德真的没人指使吗?嘉庆为什么不深究而草草结案?
【刺客风云 清朝一位皇帝竟差点在宫廷遇刺】最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有两件事:一是嘉庆初年扳倒了在乾隆朝权倾朝野的和珅,白绫赐死,但和珅党羽众多,陈德是否是和珅党羽派来的刺客?二是嘉庆元年到九年,清廷几乎动用了全国所能动用的兵力,耗费了二万万两白银的代价才将白莲教起义镇压下去,陈德是否是前来报复的白莲教余党?
第一种可能,野史曾言,自嘉庆赐死和珅后,宫中发生了多次嘉庆险遭暗算的事 。一次,近侍奉茶,嘉庆帝未及饮,因故离去,一名小内侍将茶撤下喝了,立刻毙命 。陈德案件发生以前,社会上已经有和珅党羽欲谋害皇帝的传说 。
推荐阅读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清朝服饰之 清代镶边短袄
- 清朝格格的一生 大多寿命不长而且没有后代
- 清朝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 清朝唯一的一例太监干政 寇连才是什么样的下场
- 大清朝为什么没有宦官乱国现象?
- 清朝驸马太憋屈 公主不宣召不能同床
- 清朝姑娘出嫁为何要坐轿?与乾隆皇帝有何关系
- 一句话点评清朝十二位皇帝 句句经典
- 程德全:清朝史上敢卧轨拦截俄国火车的硬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