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淫无度 胡太后竟然把太监和妹夫带上床
北魏王朝有一条严酷的宫廷制度:子贵母死 。虽然中国的历代王朝都非常担心君主的大权旁落 , 为防止出现牝鸡司晨的局面定了很多铁的制度 , 但北魏这种如此血腥 , 又被严格执行的“杀后”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
这条制度的始作俑者是北魏王朝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 。但最早实行这制度的却是汉武帝刘彻 。他立幼子刘弗陵为帝 , 却将满心欢喜的钩弋夫人赐死 , 为的是防止主少母壮 , 引起乱权 。史书上说拓跋珪是跟刘彻学坏了 , 才想了这么损的一招 。其实拓跋珪是个粗人 , 哪想得到这种冠冕堂皇的说法 , 帮他想出这理由的应是那批刚刚聚集到道武帝身边的汉族士人 。
而更深一步的缘由在于拓跋珪以前的百年之中拓跋族是“母强子立”的局面 , 新君继位往往依靠母舅族的力量 , 拓跋珪自己之所以取得政权便在于取得了母族贺兰部落的支持 。而为了使日后新君的继立不受外族干扰 , 维持拓跋族至尊无上的地位 , 道武帝才不得已立下了如此严酷的制度 。
如此一来 , 北魏的小太子们成了这世上最可怜的人 。刚刚被确认为帝国的继承人 , 便立即与生母阴阳两隔 。他们可以得到整个天下 , 却没有母爱 。在那些虎视眈眈的眼神里 , 他们都只是奇货可居的宝贝 。几乎在每个北魏皇帝登基的宫殿下 , 都埋藏着他母亲的一条命 。
但这样的制度就有效吗?能防止出现主少母壮和内宫干政的局面吗?不会的 , 任何一项完美的制度都有它的漏洞 , 尽管在设计之初显得是多么天衣无缝 , 但终究会被聪明的人利用 。而将这制度玩弄在股掌之中的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文成冯太后 。
献文帝元弘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六年(公元465年)即位 , 当时献文帝还非常年幼(元弘的母亲由于“子贵母死”早被赐死) , 所以文成帝的皇后冯氏被尊为皇太后 。冯太后执政后 , 在孤儿寡母的危难关头诛杀了专权跋扈的丞相乙浑 , 完全控制了朝政 。由于献文帝非冯太后所生 , 而冯太后又风流成性 , 把持朝政 , 于是日渐长大的他与冯太后的矛盾与日俱增 。冯太后当时将献文帝的太子(孝文帝元宏)收养在身边 , 即使是献文帝本人都很少有机会接近太子 。而孝文帝的母亲李皇后早由于孝文帝被立为太子而被冯太后下令赐死 , 孤苦无依的孝文帝此时只能依赖祖母 , 以期获得稳固的地位 。
在权力斗争的紧要时刻 , 冯太后逼迫献文帝内禅 , 将皇位传给孝文帝 , 而当时的孝文帝才五岁 。被架空权力的献文帝与冯太后的矛盾终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 献文帝乘机诛杀了冯太后的情夫李弈泄愤 。为情所困的冯太后变得极为心狠手辣 , 寻找机会害死了献文帝 , 所有的权力又重新回到了冯太后手中 。而孝文帝的第一任皇后林氏更惨 , 刚刚生下皇子拓跋恂(便是在孝文帝迁都后想跑回平城老家的那位太子) , 便被冯太后赐死 。当时的孝文帝早已想废除这条残酷的宫廷制度 , 但迫于冯太后的淫威而无可奈何 。
冯太后之所以接连赐死孝文帝的母亲、太子拓跋恂的母亲 , 主要是将这些储君的抚养权抢在手中 , 以便自己长期控制朝政 。冯太后利用子贵母死的制度害死异己 , 从而专朝达二十五年之久 , 是对道武帝这位野蛮人的良苦用心的最大讽刺 。
除了风流成性的冯太后外 , 北魏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太后执掌朝政达十三年之久 , 强大的北魏王朝正是在她的手里几乎走到了尽头 , 而那时英明神武的孝文帝死了还不到三十年 。
这位太后姓胡 , 是孝文帝的儿媳妇 , 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妃子 。与冯太后将“子贵母死”的制度玩弄于股掌之中不同的是 , 她是向这条严酷制度发起挑战的胜利者 , 然而她登上权力巅峰的过程却是九死一生 。
胡太后的姑姑是位精通佛学的尼姑 , 经常被请入皇宫讲学 。这位颇有心计的尼姑趁着讲学 , 收买了元恪的手下 , 让他们到处宣扬自己的侄女胡氏的国色天香 。好色的元恪一听 , 便将这少女纳入宫中 。这位胡家的少女终于迈开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可是如何在后宫如云的佳丽中脱颖而出 , 登上皇后的宝位呢?英勇无畏的胡家少女此时扔下了最大的赌注--自己的生命 。
推荐阅读
- 胡适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 秦二世胡亥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秦二世胡亥
- 鬼吹灯中摸金校尉胡八一的身世是什么样的
- 五胡乱华持续了多久 最后是怎么结束的
- 胡林翼劝说曾国藩当皇帝为何会失败
- 胡青牛的妻子王难姑为何总是频频与他作对?
- 张爱玲为何迷恋汉奸胡兰成?张爱玲与胡兰成
- 世界历史上9个最著名的盗贼 凶残大海盗黑胡子
- 西晋初年的八王之乱 给后来的五胡乱华提供契机
- 隋唐五代服饰 隋唐侍女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