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刘禅杀李邈 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诸葛亮死后 , 在成都宫廷发生了一件血腥的杀人事件 , 原因是拍马屁拍出了杀身之祸!受到排挤打压的益州籍官员李邈 , 对为诸葛亮举行十分菲薄的哀礼尚不同意 , 找机会对刘禅说道:“西汉时候的吕禄、霍禹 , 未必就有谋反之心;文帝、宣帝也不是嗜杀大臣的君主 。前者(指吕后侄儿吕禄)谋反后者(指霍光儿子霍禹)被杀的原因 , 都是大臣畏惧皇帝的威逼 , 皇帝畏惧大臣的胁迫 , 这才发生了惨痛的血腥事件 。诸葛亮仗着手中兵权 , 狼顾虎视 , 您被孤立软禁着 , 我常担心您的安危 。今天诸葛亮已死 , 刘姓宗庙社稷才得以保全 , 那场名为‘北伐’ , 实际把国家拖进灾难的西边战事终于结束 。无论是在内在外 , 大小都是件值得庆祝的喜事 。”李邈所言 , 代表了相当一批西蜀官员的认识 , 也点到刘禅的心痛之处 , 从侧面验证了诸葛亮取代刘禅的意图 。李邈的意图十分清楚 , 是要刘禅乘机发动宫廷政变 , 将荆州籍一网打尽 , 夺回已经失去九年的权力 。孰料刘禅听后勃然大怒 , 遂将李邈处以死刑 。
后世将此看成刘禅对诸葛亮“深厚的感激之情”和对其身后名誉的维护 , 这是大错特错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 , 长期处在西蜀政权派系倾轧漩涡之中的益州籍李邈 , 之所以产生这种认识 , 当然有长期观察积累的依据 , 他没有胆量颠倒黑白 , 也不敢胡乱猜测 , 此其一 。李邈为刘禅出谋划策 , 是维护刘禅的切身利益 , 此其二 。这个建议是在背地里说的 , 并没有第五只耳朵 , 荆州籍蒋琬等不可能听到 , 此其三 。刘禅不采纳也就罢了 , 至少也应该心怀感激 , 然而李邈拍马屁拍在了马蹄上 , 竟因此身首异处!被杀的理由何在?
【诸葛亮死后刘禅杀李邈 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原因无他 , 李邈太没有眼色 , 看不清形势 , 不懂谋略!诸葛亮虽死 , 羽毛丰满的荆州籍帮派体系依然完整地存在 , 其头面人物蒋琬、杨仪、费祎、姜维等还牢固地把持了西蜀的军政大权 , 刘禅被架空软禁的处境并没有丝毫变化 。因了丧事 , 蒋琬等会更加多疑更加警惕 , 稍有不慎 , 刘禅傀儡帝位以至于生命都难保无虞 。当此十分敏感的非常时期 , 岂可以轻举妄动 , 徒然刺激荆州籍帮派?另一方面 , 诸葛亮执政九年 , 权倾朝野 , 三个籍别的官员莫不臣服 , 在他们眼中 , 只知有丞相 , 哪里还有他这个挂名皇帝!李邈虽是益州籍 , 谁能保证他不是蒋琬派来的密探?与其被李邈出卖 , 莫如先将他杀掉;假如真的杀错了 , 不过是宁教我负天下人 , 莫叫天下人负我的西蜀版 。这不是曹操的专利 , 历朝历代的宫廷斗争中 , 都是先下手为强 , 后下手遭殃 。如果李邈是蒋琬派来的密探 , 杀了他不仅解恨 , 还能够借此迷惑蒋琬 。这正是刘禅的聪明之处 , 更可以见到刘禅的工于心计 , 他的韬光养晦已经涵养到大智若愚、不留痕迹的地步 。
试想一下 , 假如刘禅采纳了李邈意见 , 将兴高采烈挂在脸上 , 不举行祭奠诸葛亮仪式行不?不行 。不祭奠只能引起荆州籍核心人物的警惕 , 这是在倒持干戈 , 授人以柄!身处软禁之中的刘禅 , 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 。甚或 , 听从李邈的暗示 , 像汉文帝铲除吕禄、吕产 , 像汉宣帝铲除霍光儿子霍禹那样 , 匆匆对蒋琬、费祎、杨仪、姜维等荆州集团核心人物下手 , 能成功吗?军政大权全部在荆州籍手中 , 就连皇宫都被荆州籍控制 , 唐突地贸然下手无疑是找死!再退一步说 , 既不听从也不杀李邈又如何?刘禅担心被出卖 。一旦李邈真的投靠了荆州籍 , 是蒋琬等派来的密探 , 那么自己就是死路一条 。即令杀错了 , 对李邈来说 , 不过只有这一次 , 历史上这一类事件多如牛毛 , 舍车保帅嘛 , 该做出牺牲——好聪明的不露声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