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饭局:皇帝赐宴却不给筷子 重用或赐死?( 二 )


于是,周亚夫在功盛臻极后陷入政治漩涡 。沙场之上,周亚夫可以做到运筹干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到了官场上,耿直的老周却成了一个天真的孩子 。可见官场斗争实在是比沙场厮杀更险恶更复杂的迷局,火线英雄周亚夫陷入漩涡,不能自拔(这才是周亚夫倒霉的真正原因,大肉之餐只是表面原因而已) 。
大肉之餐后不久,皇帝刘启便对周亚夫下手了 。突破口是在老周的儿子身上找到的 。老周的这个儿子确实不成器,老爹没死,他已经在准备老爹死后的陪葬品了,他寻思着老爹是一代名将,要找点符合身份的陪葬品 。所以向有关部门购买了报废的盔甲、盾牌500个,找搬运工运到侯爵府 。老周的这个儿子袖里揣着大块的金银,却克扣搬运工的工钱,可怜那些搬运工干得一身臭汗,气愤之下,向司法部门举报 。
原来老周的这个儿子的这次购买行为完全是私下的非法交易 。于是,东窗事发,并不知情的老周也一块牵连,下了大牢 。老周心想老子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你为这么点小事就和老子计较,愤怒至极,面对法官,拒绝回答任何问题 。哪晓得皇帝刘启已经决心致他于死地,下令周亚夫到廷尉那里报到 。
廷尉责问:“君侯想造反么?”
老周说:“臣买的是殉葬品,为什么说我造反?”
廷尉的话颇意味寻常:“君侯就算活着不造反,死了也要在地下造反!”
老周知道没道理好讲了,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
周亚夫之死,就律法角度而言,是一种有罪推定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周亚夫,他们所面对都是“已经认定你有罪,审问只是为了口供”的残酷现实,因此即便他们无罪,也无法解脱冤狱 。1789年,法国人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其中有一条说:“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犯罪以前应推定为无罪 。”法律的无罪推定,是司法公正的基础之一 。周亚夫的悲剧,是权法勾结的产物而已 。
【诡异的饭局:皇帝赐宴却不给筷子 重用或赐死?】从政治斗争而言,周亚夫的死,宣告刘彻登基的最后一个障碍扫除,大汉帝国历史上一个崭新时代——武帝时代即将到来 。这是一个被无数后人歌颂的时代 。尽管生活在当时的百姓们或许会认为,逝去的这几十年,特别是正在远离记忆的文帝时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