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一生有四个闪光点 品德高尚是其一

他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福尔摩斯” , 但在史籍中 , 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他帮武则天驾驭帝国航船躲过多处险滩 , 却在临终前预谋政变将大周带回大唐;他品德高尚但手段灵活多变 , 最终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得以保全自身 。
狄仁杰一生的四个闪光点之一:品德高尚 。
狄仁杰一生一身正气 , 为官清廉且勇气十足 , 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顾全集体或者国家利益 。
年轻时狄仁杰就显示出了很高的情商 。他很孝顺 , 有一次去并州当官 , 登上太行山 , 看到南边有一朵白云 , 于是潸然泪下:“吾亲所居 , 在此云下 。”(我的尊亲就住在这朵白云下面啊!)于是悲泣 , 站了许久 , 一直等云朵远去才重新上路 。这种大孝子在唐代很受人器重的 。古人认为人生舞台无非是家庭、朝廷 , 对家庭要讲究孝 , 对朝廷要讲究忠 , 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浮云 。以后人们教育孩子 , 就经常讲狄仁杰这个故事 , 叫做“白云望亲” 。
不仅对自己的长辈孝顺 , 对别的老人他也孝顺 , 这就是儒家常说的“老吾老 , 以及人之老” , 对待别的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 , 那时候也没“碰瓷”这一说 , 所以看到别人家的老人倒地还是有人敢扶的 。在并州 , 狄仁杰有个同事叫郑崇质 , 家里老母多病 , 郑崇质又接到命令 , 要求他出使国外 , 那时出使国外可不是美差 , 走一趟短的要数月 , 长则好几年 , 而且路途充满艰险 , 什么事都有 , 死人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当时唐朝政府专门有规定 , 什么级别的使臣出使国外死了享受什么级别的抚恤 , 可见这差事实在不好干 。所以碰到出国这种事 , 常有人推诿 , 但是狄仁杰仗义 , 他对同事说:“太夫人有危疾 , 而公远使 , 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你家老母有病 , 怎么能让她对万里之外的儿子怀有忧愁!)因此狄仁杰提出代替郑崇质出使 , 郑崇质的感动可想而知 。而且受到感动的还不止他一个 , 当时狄仁杰的上司蔺仁基正与司马李孝廉闹矛盾 , 听说此事后主动对李孝廉说:“吾等岂独无愧耶?”(我们两个听说这事难道不羞愧吗?)于是两人竟然由此和好了 。这就叫榜样的力量 。一个单位团结一致很困难 , 因此要立榜样树典型 。
狄仁杰到哪里任职 , 都能为民做主 , 走的时候老百姓都感恩戴德 , 给他建立德政碑甚至生祠 。
狄仁杰一生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一切行为都以大局为重 。有一次武则天曾经在他面前回忆往事 , 说:“以前曾有人诬告过你 , 你想知道他的名字吗?”狄仁杰的回答是:“他告我 , 我有则改之 , 无则加勉 , 无碍大局 。您告诉我他的姓名 , 则不利于同僚的友爱团结 。请求您还是别说了 。”武则天听了后大为感叹 。
【狄仁杰一生有四个闪光点 品德高尚是其一】正因为一身正气 , 所以历代对狄仁杰评价极高 。刚才说了 , 同样一件事———比如奉劝武则天立李家人为太子 , 不立武家人为太子———有的人被历代历史学家们批评是借机给自己谋求长远利益 , 而狄仁杰 , 则被认为是为苍生社稷谋福利 。这就是行为端正带来的善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