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为何与学生反目成仇?明代的师生关系( 二 )
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克” , 这七条罪状 , 件件戳到了张居正的痛处 。由于刘台的特殊身份 , 更增加了这次弹劾罪状的可信度 。
刘台在奏折中甚至指出 , 张居正“辅政未几 , 即富甲全楚 , 何由致之?宫室舆马姬妾 , 奉御同于王者 , 又何由致之”?这种隐指张居正有不臣之心的诛心之语 , 可见必欲置张居正于死地而后快 。
利益维系的师生共同体
张居正当然更是震怒不已 , 最令他愤怒的是“二百年来无门生劾师长者” , 大明开国二百年 , 从未出现的学生弹劾老师的事情 , 居然落到自己头上 。所以他当庭向万历皇帝提出辞呈 , “计惟一去谢之” 。
张首辅感情激动 , 当场伏地大哭 , 以至于万历皇帝亲自下御座搀扶他 , 再三慰留 。张居正才勉强答应 , 但是依然杜门不出、不理朝政 。
万历皇帝一看事情不可了结 , 立即派司礼太监孙隆带着自己的手谕亲自押解刘台回京 , 把他下诏狱 , 廷杖一百 , 并充军流放 。
张居正此时表面上做足文章 , 上疏为刘台求救 , 求皇帝把他废为庶民 。但是背地里 , 却对他深恨不已 。有人看出张首辅的真实心思 , 暗地里又罗织罪名 , 诬告刘台 , 终于把他流放广西 , 连他父亲和弟弟都不能幸免 。
然而这事并不算完 , 张居正此举非但没有震慑住反对者 , 反而在自己的门生中引起轩然大波 。就在刘台弹劾他的第二年 , 张居正因为父亲病逝 , 按例应当丁忧守孝三年 , 但他恋栈不去 , 便使人上疏奏请 , 让皇帝以夺情的名义挽留自己 。
很多反对派都以此事上疏弹劾张居正 , 首先发难的人正好是他的门生——吴中行和赵用贤 。他们与刘台一样 , 同是隆庆五年的进士 , 二人相隔一天 , 先后弹劾自己的老师 。
张居正后院失火 , 勃然大怒 , 对两个学生施以廷杖 , 吴中行当场几乎被打死 , 被人用布拖出长安门 , 赵用贤则被打得腿肉溃烂 , “肉溃落如掌” 。此事之后 , 两人成为正直的典范 , “直声震天下” , 博取了极高的声望 。张居正却对他们恨之入骨 , 直到万历九年 , 还指示对自己两位学生特殊照顾 , 永不叙用 。
廷杖由锦衣卫行刑
万历十年 , 张居正病逝 , 戏剧性的是 , 刘台与他在同一天死在流放地 。张居正死后 , 很快遭到弹劾 , 万历皇帝下诏查抄张家 。张任用的官员或被革职 , 或遭杀身之祸 , 吴中行和赵用贤却先后被平反 , 为这段曲折的师徒关系画上一个句号 。
不过 , 刘台、吴中行、赵用贤之所以敢为天下先 , 弹劾自己的老师 , 其实也是担心张居正行事过于跋扈 , 树敌太广 , 担心他政治生命终结之后 , 被政敌反扑 , 成为权力的牺牲品 , 所以早早与老师划清了界限 。
古人讲“天地君亲师” , 人世间 , 除了君王和父母 , 最受尊敬的就是老师 , 然而在座主与门生关系中 , 也是以利相交 , 张居正师生终不免相残 , 可见一旦涉及自身利益 , 再亲密的关系也得让步 。
后记:在现代社会 , 还要用“断绝师生关系”这种复古的词汇 , 背后的逻辑正是学术圈长期“近亲繁殖”形成的“学术血亲”纽带 , 彭的做法固然不可取 , 但有意的固化这种师徒关系 , 恐怕也并不是学术之福 。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浑身是胆赵子龙 为何被老婆用绣花针扎死了
- 西门庆为何要花巨资买朋友情义?
- 吕洞宾墓中疑云 道士墓穴为何男女合葬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 孙二娘嫁给了谁?母夜叉孙二娘与张青的爱情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