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晴雯为何排在袭人之前?( 二 )
我想说的是,《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又经典,自然是绝对有他经典之处的 。他的经典就在于你不用怀疑,作者如此安排,就一定会有他的道理 。作为普通读者,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纠正作者的错误,对原著的文字指手画脚,而是去理解和解读作者如此而为的内涵和意义 。基于这样的观点,我认为晴雯在前、袭人在后是理所当然的,是一定的、必然的,毋庸置疑的 。
红学研究中有句话说“袭为钗副,晴为黛影”,我觉得是说得通的,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性格上来说,宝钗和袭人都是温柔贤惠、大方得体,言谈举止符合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对传统女性的要求;黛玉和晴雯却都是率性而为、随性而“作”,黛玉在一干小姐中仿佛独上高楼一般,晴雯在丫鬟里也是独立寒秋的状况,二者在其所处的同等地位的人群中都仿佛是生在人群里,又独立人群之外 。其次思想上,宝钗和袭人都曾不止一次地规劝宝玉要博取功名,扬名立万,当然这也是宝玉最为痛恨和厌恶的 。宝钗似乎对宝二奶奶的位子既不争取也不排斥,但其实她的“不争取”是因为已经胜券在握没必要争取了,袭人呢?就是立志要做宝玉的“妾”了,更何况出场不久就已经把自己交给了宝玉 。
应该说宝钗和袭人都在潜意识里致力于成为她们幻想中的“仕途经济、官运亨通”的宝玉的身边人 。黛玉和晴雯却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规劝宝玉要励精图治,争得一官二职,虽然宝玉挨打后,黛玉曾说“到底从此都改了吧”,也是不忍心看到宝玉被打的惨状,实在只是为着自己的心,为着自己心里的人,于心不忍罢了 。再者结局也是极为相似,宝钗和袭人最后都嫁人了,虽然袭人未能嫁给宝玉,其本身不免遗憾 。再看黛玉和晴雯,黛玉是“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晴雯是“抱屈夭风流”,病亡家中担虚名 。
两个叛逆的、不与世俗为伍的俏佳人最后都是以死辞世的 。通常我们把林黛玉看作是《红楼梦》的第一女主角,如果按照上面的类比,自然是与黛玉相似的晴雯排在与宝钗相似的袭人之前了 。当然对于持“钗黛合一”论者,自然不足以令人信服了,说不定还会冒出个“晴袭合一” 。倘若是“晴袭合一”,那么就不应该有先后、上下之别,二人也该是合在一起,一首诗来写才对 。如此一来,问题似乎没有减少,疑问似乎没有解决,倒反而增加了 。因此对于持“钗黛合一”论者,暂且至此,再来看其他足以说明晴雯在前,袭人在后是顺理成章的理由 。
哲学上讲矛盾时普遍存在的,在发现矛盾并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分清楚什么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什么 。当然理论相较于实际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评价一个人,当然就不应该只是执着于这个人一辈子都在做什么,而应该着眼于这个人在关键时刻给出了什么样的关键举动、做出了什么关键性事迹 。俗话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其意就是虽然前面很多稻草压在骆驼身上,但是不足以令骆驼有压力而改变,旨在强调那最后一根稻草的关键性 。西方名著《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曾经在一次作家交流会上遇到一位不自量力的青年作家,青年作家口出狂言“到现在我已经发表了大大小小书籍、文章不下千篇,可以说是著作等身了 。不知阁下都有哪些著作,以便有机会拜读?”,玛格丽特·米切尔谦逊地说:“我只不过写了一部作品罢了 。”青年作家更加嚣张了:“是吗?敢问是哪一部作品?”米切尔不慌不忙地回答他:“是《飘》 。”最后青年作家只好灰溜溜地走开了 。历史的脚步走到今天,我们依然对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情有独钟,百读不厌;当然历史也无情地证明,到现在为止我们依旧不知道当年那位自称写下千篇著作的青年作家究竟姓甚名谁 。这个故事也是说明同样的道理,为世人所铭记,有时候并不在于看你做多做少,而是看你能否哪怕只是一辈子就做一件事,但是就是这一件事做的惊天动地,可歌可泣,恰恰就是这一件事正是关键时刻的关键之举,那么你就成功了 。如此一说,相信大家都明白了,袭人就是那种一辈子都在任劳任怨做同一件事(当然任劳任怨没有错),一辈子都是在为宝玉的吃穿用住操心,操碎了心,而且还带着点“私心”,就是能够留在宝玉身边,下半辈子不愁吃、不愁穿 。那么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以贾府的势力,很有可能找到另一个“袭人”,说不定还是个无微不至、任劳任怨又不夹带“私心”的呢 。也就是说袭人是个“可以被替换”的角色,她并没有什么特殊事迹,不过就是个丫鬟 。但是晴雯就大不一样了,一提到晴雯,大家立马就会想到的一定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了 。
推荐阅读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真相 历朝开国皇帝多少妃子?
- 一句话点评清朝十二位皇帝 句句经典
- 历史上我国哪十二条河流最容易被人读错?
- 三国董袭身为东吴十二虎臣之一为何会被淹死
- 论袁崇焕杀毛文龙的十二条罪状
- 《金陵古今图考》烟花三月下的其实是南京
- 秦始皇十二金人 秦始皇铸造12金人有何阴谋?
-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为何不是金陵女?
- 我们都被骗了!这才是十二生肖正确的排序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