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疯狂贪污 皇宫修扇窗户要5000两白银

公元1621年,在当时是天启元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 。这一年,新皇帝的叔父朱常瀛,也就是神宗皇帝的七儿子已经24岁了 。神宗皇帝将他封为桂王,按照明代祖制,他将要到封地衡州府,也就是今天的衡阳就藩 。
于是,在衡州修造桂王府的工程便要上马 。这个消息迅速被宫里宫外的诸多人物盯上了,他们急不可待要在这项工程里大捞一把 。
在明朝最后二十年里,这一个荒唐的豆腐渣工程即将把皇室的尊严剥得干干净净 。
朱元璋的酷刑
十五世纪,江南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祝枝山在他的笔记中记载了一段故事:“太祖筑京城,用石灰秫粥锢其外,时出阅视 。监掌者以丈尺分治,上任意指一处击视,皆纯白色,或稍杂泥壤,即筑筑者于垣中,斯金汤之固也 。”意思是说,明太祖朱元璋修南京城,用石灰、糯米汁浇灌墙体,使其坚不可摧 。城墙修造按长度分段,由专人负责 。朱元璋时常到工地巡视,随便指一处,令人砸开检查 。合格的墙体里都是石灰和糯米浆的纯白色,如果稍有泥土掺杂其中,便将监工、工匠全部筑进城墙 。如此一来,无人敢敷衍疏忽,南京城因而修造得固若金汤 。
祝枝山记载故事之时,离明太祖之世已近百年,故事耸人听闻,未必可信 。然而明初对工程质量的监管严格,却实在合于一个新生王朝的活力与朝气 。
无论在南京城墙,还是长沙古城墙上,明代砌墙的砖头都刻着铭文,上面有工程负责人、监造官员、制作工匠以及劳役人的名字,甚至还刻有制作的时间 。如此一来,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可以层层追究问责 。这是古代工程建造的传统,唐代的刑法典《唐律疏议》中就说:“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 。”
但是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都难免随时间推移而变质,随人心散漫堕落而腐朽 。
到万历一朝,皇宫的修造花费,已经比民间同样的工程多花上百倍的银钱 。万历年间举人沈德符记载说,乾清宫一扇窗户坏了要修,由于内府侵削、小吏克扣、工头冒领的层层贪墨,预算居然高达五千金 。于是,当时许多负责或参与工程营造的太监、官吏甚至工头,都大发横财 。一个工头,十年里聚敛的财富,可以使他修造的别墅花园媲美皇亲国戚,家里洒扫仆役数十人 。嘉靖三十六年,工部尚书赵文华主持营建皇宫西苑楼阁,居然将一半的木料运回家,修建自己的私宅 。
五万两白银拿到王府工程
到天启年间,国家的溃败已经一日胜似一日 。然而藩王的府邸毕竟是皇室的面子,虽然历经万历年间的几次征战,军费开支浩繁,国库已然见底,但是王府还是要修 。
按明朝制度,修造藩王府第,由内官监掌印太监主管 。凡有国家营建之事,都要由他监管 。手下太监被派去监督工程,领取敕书关防前去,工程竣工即回 。
而此时,包括修造王府在内的国家工程早已变成一夜暴富的捷径 。于是,人人争相贿赂,希望得到监造的差使 。
桂王府工程,在太监与官吏眼中,已经是一块人人都可以下口的肥肉 。一名叫翟应魁的管理太监行贿四万两白银,另一名太监黄用则进献了五万两 。于是,后者顺理成章地得到了监造的任务 。
天启二年(1622),桂王府在衡州开工 。修造历时六年,耗费五十万钱,王府才告以落成 。30岁的桂王朱常瀛终于可以就藩,住进皇帝为他修造的、代表皇室血统尊严的王府 。
这一年是天启七年(1627),凤阳饥荒,澄城民变,清军征伐朝鲜,又攻击锦州、宁远,南方海贼祸乱广东,浙江大水滔天 。是年春,还是信王的崇祯帝朱由检与周氏、也就是后来的周皇后大婚礼成,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永贞负责操办仪式,王府的殿宇和陈设器具,全都涂饰草率,漫不经心 。原因是李永贞将工程转包,只管坐地收钱 。
信王气怒不已 。后来他登基为帝,将李永贞处死,但此时的他只能无可奈何 。
王府塌了一次,又一次
桂王就藩的第二年,崇祯元年(1628)九月初八,朱常瀛正在王府寝宫后殿,史书没有记载说这个时刻血统高贵的桂王正在干什么 。总之,忽然毫无预兆地,房梁掉了下来,擦着桂王的右臂砸在地上,只差一步就让桂王命殒当场 。
太监黄用此时尚在衡州,前来查看损毁 。桂王准备将此事上奏朝廷,但是崇祯皇帝刚刚即位,他怕惹新皇帝不快,犹豫不决 。黄用和一同主持工程的工部营缮司主事高道素赶紧想办法遮掩,他们送来五千六百两白银做修理之用,又献给桂王四百两“问安银”压惊 。区区六千两白银,居然让桂王既往不咎,决心让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