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初年的八王之乱 给后来的五胡乱华提供契机( 二 )
公元303年八月,司马颙又派大将张方率领精兵七万联合成都王司马颖的二十多万大军,借口司马乂“论功不平”对京城发动进攻 。由于双方兵力悬殊,洛阳城危在旦夕 。这时城内的统治集团开始分裂 。公元304年正月,东海王司马越勾结部分禁军 。拘禁司马乂,向外兵求和,并把司马乂交给张方用火活活烤死了 。司马颖进入洛阳,虽然当了丞相,但他仍然回到自己的根据地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遥执朝政,废太子覃而自兼皇太弟,一时政治中心由洛阳移到邺城 。
成都王司马颖在邺城遥执朝政期间,政治腐败,比以前司马冏,司马乂执政时还要坏,大失人心 。因此,东海王司马越统率洛阳禁军,拥戴惠帝讨伐司马颖,结果在汤阴(今河南汤阴县西南)战败,惠帝被俘至邺城 。司马越逃往自己的封国(今山东郯城县北) 。河间王司马颙命部将张方率兵占领了洛阳,不久,幽州刺史王浚与并州都督司马腾联兵攻破邺城,战争进一步扩大 。司马颖挟惠帝出奔洛阳,皆落入张方之手,又被迫前往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
公元305年七月,司马越在山东再次起兵,西向进攻关中 。次年攻入长安 。司马颙和司马颖败走,相继被杀 。越迎惠帝还洛阳,随后把惠帝毒死,另立惠帝的弟弟豫章王司马炽为帝,是为晋怀帝 。晋朝大权最后落入司马越手中 。至此,“八王之乱”才告结束 。
“八王之乱”是西晋世族势力恶性发展的产物,也是封建统治阶级凶恶、残忍、毒辣、腐朽等本性的一次大暴露 。这场大恶斗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生产遭到破坏,数十万人民丧失了生命,许多城市被洗劫和焚毁 。在洛阳十三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迫服役,城内米价贵到一石万钱,不少人饥饿而死 。人民又重新陷于苦难的深渊,掀起了大规模的流亡的浪潮 。尤其是诸王利用少数民族的贵族参加这场混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如成都王颖引匈奴刘渊为外援,让其长驱入邺;东瀛公司马腾引乌桓羯人袭击司马颖,让其乘机入塞;幽州刺史王浚召辽西鲜卑攻邺,鲜卑则大掠妇女,被沉入易水者就有八千人 。从此,大河南北就成为匈奴和鲜卑贵族统治的世界,加深了民族矛盾 。因此,八王之乱不久就爆发了各族人民大起义,西晋王朝也就很快走向灭亡 。
推荐阅读
- 古人为什么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呢?守孝三年的来历
- 谁打出了响彻三百年的耳光 你不知道的红楼梦
- 西晋美男卫玠死因 被粉丝围观“看死”
- 鲁国干不过齐国?建国之初就有人预言
-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为什么没有贪腐的皇帝?
- 司马炎坐羊车御女 西晋皇帝司马炎到底有多荒淫
- 元旦本指大年初一 何时改为一月一日
- 溥仪人生中两次离婚案 民国初年离婚热潮的巅峰
- 贾宝玉初试云雨是出自于袭人的引诱吗?
- 初唐四杰”杨炯曾不服气排名在王勃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