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孝贤纯皇后的丧葬风波是怎么回事( 二 )


乾隆此时重谴内外大臣的行为被指为“迁怒”,乾隆遂下旨为自己辩解:“今皇后之事 。朕哀则哀矣 。而饮食起居用人理事如常 。····朕岂迁怒之主乎 。果使迁怒 。当怒御医进药之辈 。何怒于百日内剃头之人 。更何怒于金文淳”,并放言“且即有人加朕以恶名 。朕亦不避”,不过这种辩白,实属苍白无力 。
翰林院撰拟皇后祭文,用“泉台”二字,乾隆又吹毛求疵,认为这两字用于常人尚可,“岂可加之皇后之尊”,大学士张廷玉以及阿克敦、德通、文保、程景伊等“全不留心检点,草率塞责.殊失敬理之义”,俱罚俸一年 。
从乾隆十三年的官场风暴开始,乾隆对大臣的态度从开始的“以礼待之”渐渐变成了颐指气使,呼来喝去,动辄痛骂训斥,任意挫辱 。“彬彬有礼”的面纱从此被撕去,“君使臣以礼”这一词条在乾隆的政治词典中被删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