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从需求收集到需求落地,需求分析如何才能更全面?( 四 )
KANO模型需要进行相应的用户调研,计算出相应的better-worse系数值,以确立需求的优先级。一般情况而言,在产品设计时,要尽量避免无差异属性、反向属性,着力抓住用户的核心需求,解决用户痛点,即基本型需求,在确保基本需求解决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兴奋点,即期望属性与,魅力属性。
② 四象限法则
四象限法则将需求等级划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
文章插图
这里主要是涉及到两个判断标准,重要性和紧急性如何判断。紧急性很容易,主要看时间宽度,离deadline很近,那就很紧急。重要性则有根据产品的不同规划,依据实际工作场景确定,例如是否关乎核心功能使用,是否破坏了用户体验,是否影响产品商业化等等。
对于第一象限的事情,需要尽快分配资源,抓紧完成。
第二象限的事情,需要花80%的时间在上面的,精细化处理好。如果不及时处理完,就堆积到第一象限。
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相对来说是不重要的事情,但是它们也是需求,可以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统一去处理。要注意这类需求要和第一第二象限的严格区分开来,不能因为边缘任务影响主线任务进展。
③ 金字塔型需求
金字塔型划分需求,将需求从下到上划分为四个模块:可用性、更佳体验、可扩展能力、生态。
文章插图
其中可用性和更佳体验,是整个产品的最为基础的部分,更高层的可扩展能力,生态。都是在这基础上建构的。这种划分非常清晰,产品经理可以直接定位手头需求属于哪个层级,进而进行需求优先级安排。
(2)关键任务安排
根据划分出来的优先级,产品经理就要协调各方技术资源进行关键任务分配了,产品,UI,研发,测试团队共同合作,完成需求上线,最终向用户传递价值。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前面的需求分析的过程,到这里关键任务安排,很多产品经理应该都是轻车熟路,就不再赘述。
三、结语我们梳理出了需求分析的一般流程,从用户需求表达,需求背后原因追溯,需求要不要做,到需求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并不需要思考这么多,或者这么多的流程可以放在一起进行综合考量,尤其是对于资深产品经理来说,有的时候需求分析不仅是理性的思辨,更闪耀着感性的灵光。
总而言之,要了解条条框框,但也不能被条条框框所限制。
作者:我的鞋子大了,微信公众号:青芒产品笔记,定位于个人产品学习成长平台
本文由 @我的鞋子大了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智商税|量子保健产品、抗衰功能食品?伪概念真陷阱!
- 字节|字节跳动四款新产品齐发:元宇宙社交“派对岛”、悟空搜索、游戏社区“灵选”和机器人
- EternityX|EternityX谈NFT营销形势:可从销售、购买、合作、捐赠四个方面应用NFT
- 宠物|有消费者告里兜宠物产品虚假宣传案已经被法院受理啦
- vr|从斗鱼到腾讯斗鱼,意在元宇宙
- 广告|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加入广告后,Apple Ads现已支持自定产品页
- 进度条|产品细节洞察分析,看完这些你离大厂又近了一步(2022-14)
- 大衣嫂|陈亚男引起公愤?未经同意私自挂产品链接,商家得知后要求下架
- 子系统|罗森伯格宣布天线和无线覆盖产品业务拆分,PROSE新品牌主体运营
- 快递|“新型”乡村便利店真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