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该如何治疗,孩子会遗传到吗?



运动神经元病该如何治疗,孩子会遗传到吗?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神经肌肉疾病 , 它的发生常常令患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肌肉萎缩等 ,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 因而 , 面对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威胁 , 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
郑元畅(化名)今年42岁 , 他在去年的时候开始出现左手麻木僵硬的情况 , 以为是平时太劳累 , 没有去在意 。 直到半年后 , 饭碗、茶杯等开始端不稳了 , 总觉得说话时舌头不灵活 , 手部肌肉还有一些萎缩的迹象 , 开始焦虑起来 , 他爱人也注意到这一变化 , 带着他去了当地医院就诊 , 经头颅CT检查示双侧脑室旁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 被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 , 给予对症治疗 。
大概一个多月 , 没有好转 , 反而加重 , 发音语调异常、吞咽困难 , 整个人消瘦了很多 。 家人带着去了大医院做了检查 , 被怀疑是“运动神经元病” , 并非脑梗死 , 后又转到北京的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 , 检查显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 , 也怀疑是运动神经元病 , 开始采取西药治疗一段时间未见病情有所缓解 , 且走路也有不稳的情况 , 双手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 , 说话也开始吐字不清 。
医生说运动神经元病有很多分型 , 比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进行性肌萎缩等疾病都与运动神经元有关 , 这些分型临床症状很相似 , 但治疗上有所差异 , 需要先明确诊断才能对症治疗 。 建议通过致病基因鉴定基因解码基因检测辅助临床明确诊断 。 于是医生联系到佳学基因 , 为郑元畅进行运动神经元病致病基因鉴定基因解码基因检测 。
工作人员对郑元畅的样本进行了全面的致病基因分析 , 基因解码显示 , 郑元畅SAI*1基因存在杂合错义突变 , 该突变是致病性的 , 是进行性延髓麻痹的致病基因 。 SAI*1基因突变导致的是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遗传 , 主要症状有饮水咳嗽、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和失音等 。 在发病1~3年内一定要积极治疗 , 避免因呼吸肌麻痹和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 。 经验证 , 他的儿子未携带该致病基因 , 也就是说他的儿子没有遗传父亲这个病 。

什么是运动神经元病?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层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 。 主要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进行性肌萎缩四大分型 。 发病率约为每年1~3/10万 。
运动神经元病早期症状不明显 , 因此很多患者难以察觉 。 一般病程进展缓慢 , 但某些类型可能进展较快 。 由于损失部位不同 , 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和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不同组合 。
基因解码提示 , 对于运动神经元病症 , 预后可能会因为不同的疾病类型 , 还有发病年龄会有出现不同的情况 , 一定要通过致病基因鉴定基因解码基因检测进行早诊断和早治疗 , 以免造成延误 , 这样能够延缓病情发展速度 ,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此外 , 该病有些患者初期的症状与颈椎病的表现极为相似 , 为了避免误诊也要及时进行致病基因鉴定明确诊断 。
如果患者后代检测到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 通常多久会发病?基因解码提示 , 发病年龄和症状以及预后情况具体要看具体的基因型 , 比如是SOD1基因突异 , 它相对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比较多一些 , 肌肉萎缩和肌肉无力的情况就会出现得明显一些 , 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会轻一些 。
如果查出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二型或者四型致病基因 , 那么发病年龄就比较早 , 还会出现一部分认知功能障碍 。
如果是C90RF72基因突异 , 除了肌肉萎缩无力还可能伴有性格、语言等认知功能方面的改变 , 而且患者生存期相对比较短 。 也就是说 , 每种致病基因的发病年龄不同 , 临床表现和预后也不同 。
【运动神经元病该如何治疗,孩子会遗传到吗?】基因解码温馨提示:面对运动神经元病 , 病友们必须正确地对待疾病 , 树立强烈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 根据自己的病情及身体情况 , 按照指导方案进行长期、有规律、科学的保养 , 适当地进行室外活动和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 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态才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