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走出的缅北毒王,5年获利4亿,被捕时:私人武装会来救我的( 二 )



结婚后的谭晓林与杨妹一直相敬如宾 , 谭晓林外出闯荡 , 杨妹便照顾家庭 , 看护孩子 , 免除丈夫的一切后顾之忧 。 谭晓林的生活平稳进行着 , 一次意外却将一家人的平静打破 。
1992年 , 谭晓林跟随客户前往深山进行木材的实地考察 。 为了更好地了解木材的基本状况 , 他们在山中待了一个月的时间 , 也彻底失去了同外界的联系 。
焦急等待的杨妹日夜忧虑 , 一个月后 , 她带着女儿 , 前往深山寻找谭晓林 。 深夜无法赶路 , 杨妹便同女儿借宿在山中的亲戚家 。
那晚恰逢亲戚有事外出 , 几个吸毒者误以为家中无人看守 , 想偷偷潜入房间内盗窃 。 没有人想到 , 杨妹恰好出来 , 与盗贼正面相遇 。

为了防止事情败露 , 强盗抄起一根木棍 , 直接击中了杨妹的后脑勺 , 就这样 , 她倒在了血泊之中 。 等到被人发现时 , 杨妹已经失去了气息 。
妻子的意外离世 , 给谭晓林带来了沉痛的打击 , 与此同时 , 他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 是以 , 谭晓林陷入颓废 , 突然失去了目标与方向 。
此时在岳父的带领下 , 谭晓林开始与贩毒分子同流合污 , 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入毒窝 , 走上不归路1995年 , 在其他人的介绍下 , 谭晓林与贩毒分子陈孟堂相识 。 不久后 , 他就接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贩毒任务:将98斤海洛因运往中国广州 。
初次尝试贩毒贸易 , 谭晓林负责装货、与买家联系的工作 , 陈孟堂的侄子负责运输货物 。
然而运毒车来到保山后 , 被中国的边防武警扣下 , 一行人贩毒恶行暴露 , 谭晓林也成为了被云南公安机关通缉的毒贩 。

谭晓林慌张不已 , 决定暂避风头 。 尽管此次行动失败 , 陈孟堂还是给了他10万元的报酬 。 轻轻松松的一次运输 , 便有如此可观的收入 , 谭晓林兴奋不已 。
与此同时 , 刚刚被压制下去的贩毒欲望 ,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 , 再次燃烧起来 。
1996年 , 谭晓林再次接到了任务:与另外一名缅甸贩毒者合作 , 将金三角地区的海洛因运送到缅甸 。
如果此次任务成功 , 谭晓林将获得上百万 。 此次贩毒在境外进行 , 缅甸缉毒警察能力有限 , 任务顺利完成 , 谭晓林也拿到了报酬 。
此后的谭晓林 , 如同一个吸毒的瘾君子 , 对金钱有着无法舍弃的执念 。 他开始扩展自己在缅甸的毒品交易范围 , 为了方便行事 , 他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武装 , 成立了自己的贩毒集团 。

电影《门徒》
此时的谭晓林虽然被金钱与权力冲昏了头脑 , 却依旧保持谨慎 。 进行毒品交易时 , 谭晓林从不亲自出面 , 而是指挥自己的手下 。
为了方便联系 , 他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安装了20多部电话与手机 。 谭晓林通过电话远程指挥 , 如果哪一部电话无法打通 , 便说明这一条贩毒线出了问题 。
谭晓林会毫不犹豫地切断与贩毒马仔的联系 , 将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 为了躲避警方 , 谭晓林还制定了严格的方案 。
谭晓林的每个手下都有一个代称 , 如果接电话时 , 谭晓林听到的是马仔的代号 , 便证明交易成功;如果马仔说出了真名 , 便证明对方被警方逮捕 , 谭晓林遂想尽办法脱身 。
在管理手下时 , 谭晓林也有着自己的方法 。 他制定了一条铁律 , 所有的马仔都不能吸毒 , 也正因如此 , 谭晓林的团队口风严密 , 心狠手辣 。
为了迷惑警察 , 谭晓林和手下专门制定了众多暗语 , 他们称呼海洛因为玻璃 , 昆明叫“阿昆家” , 广州叫“老周家”……

就这样 , 凭借着逐渐成熟的贩毒体系 , 谭晓林向内地源源不断地运输毒品 。 短短5年的时间 , 谭晓林向中国走私毒品55次、累计3吨 , 获利高达近4个亿 。
与此同时 , 他生性狡猾、奸诈 , 为我国警方案件侦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 渐渐地 , 谭晓林成为了缅甸当地赫赫有名的人物 , 被人们称为“缅北毒王” 。
坐拥大量财富的谭晓林生活逐渐奢靡 , 他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 , 赌博、嫖娼 , 宛如一具行尸走肉 。 与此同时 , 谭晓林并没有满足于现状 , 深思熟虑后 , 他将目光转移到了政界 。
在他看来 , 与政府官员合作 , 既能有效地帮助自己摆脱法律的制裁 , 也能在贩毒贸易中减少麻烦 。
为了打通自己在政治界的人脉 , 谭晓林决定以钱开路 。 他花费了高额资金聘请了两名军师 , 一名是流落在金三角地区的原国民党军官 , 另一名则是缅甸贵族子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