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步蟾“恶名”从何而来?投降派还是爱国英雄
刘步蟾是中国早期海军的一位重要将领,但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知道的人并不多 。他后来之所以出名,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与彩色电影故事片《甲午风云》的上映大有关系 。《甲午风云》把刘步蟾当做反面角色来写,把他定性为胆小怯敌的投降派 。这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呢?信者固信,疑者亦疑,这本是正常的学术讨论,不料却由此引起了一场风波 。
身后恶名从何来
刘步蟾,字子香,福建侯官(今闽侯)人,1852年生 。16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 。毕业后曾充任建威兵船管带 。25岁时,船政学堂派第一批毕业生出洋学习海军,入选 。留英3年,学业猛进,出类拔萃,每试“成绩冠诸生” 。英国海军中将斐利曼特对其有两句评语:“涉猎西学,功深伏案 。”《清史稿》亦有评论称:“华人明海战术,步蟾为最先 。”1879年回国后,刘步蟾认为中国加强海防,必须建设强大海军,因撰《西洋兵船炮台操法大略》条陈,上于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采取积极防御方针:“最上之策,非拥铁甲等船自成数军,决胜海上,不足臻以战为守之妙 。”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清朝命丁汝昌为提督,刘步蟾为右翼总兵、“定远”舰管带 。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鏖战黄海,丁负伤,刘代为督战,表现优异,发炮连伤日本数舰,特别是重创敌旗舰“松岛”号,使其丧失战斗力而驶逃 。翌年2月,日本陆海两军合击威海卫港,“定远”舰中敌鱼雷,刘步蟾“守船亡与亡之义”,遂自杀殉国 。
刘步蟾死后,国人对他的评价还是十分正面的 。如池仲祐撰《刘军门子香事略》称,1891年,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前3年,户部奏准停购船械两年,刘步蟾认为日本“增修武备,必为我患”,恳陈李鸿章转奏朝廷,请按年添购铁甲舰2艘,以防不虞 。李不应 。刘不顾个人安危,愤而力争道:“平时不备,一旦偾事,咎将谁属?”当时在座者无不大惊失色 。池氏评之曰:“其忧国之深,忠愤激昂,流露于言词之间,而不自觉也 。”黄海之战,刘因指挥得力,受到廷旨嘉奖 。及刘殉职,李鸿章“为之太息,并叹当日面争之语不虚也” 。在池氏的笔下,刘步蟾是一位忧国尽职的爱国海军将领 。
【刘步蟾“恶名”从何而来?投降派还是爱国英雄】但是,对他的评价也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声音 。英国人泰莱于甲午战争时曾任“定远”舰副管驾,晚年著有他在华经历回忆录《在中国牵线》,书中即对刘步蟾大肆攻讦,称其为临危丧胆的懦夫,在中日黄海海战中擅变阵形,将舰艇编队由纵队改为横队,把自己的座舰“定远”居中以求自保 。泰书于1929年在伦敦出版,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张荫麟将其译成中文,题为《甲午中日海战见闻录》,刊于1931年4月出版的《东方杂志》上 。张氏的译文发表后,受到国内史学界的注意,视为研究甲午海战和北洋海军的重要第一手资料 。
从此,刘步蟾身后背上了恶名,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将领中一个突出的反面典型 。泰书的影响确实是巨大的 。如早在1938年,蒋廷黻出版《中国近代史大纲》一书,即称:黄海海战接仗之初,刘下令将阵势“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 。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 。1947年,范文澜著《中国近代史》问世,更称刘是“卑污的懦夫”:其罪名也是“擅自改阵”,“违反议定的阵势”,“企图居中躲避炮火” 。
由于范老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他的话也就一锤定音,为中国学术界所普遍接受,刘步蟾的历史地位也就此似乎成了无可争辩的定论 。
喊出正面评价第一声
起初,我对范著的观点并无不同意见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正在威海养病,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尚健在的原北洋舰队水手和知情者,从而听到了不少反映刘步蟾的为人和表现的故事 。他们对刘都极力称赞,有口皆碑 。如原“定远”号水手陈敬永说:“刘船主有本事,也有胆量,全船没有一个孬种!”这怎么能跟“懦夫”的形象对起号来呢?
其后,我在访问中发现了一份李锡亭撰写的《清末海军见闻录》手稿 。李是荣成马山村人,曾为谢葆璋(冰心之父)幕宾 。谢葆璋曾经是北洋舰队“来远”号的二副,后任烟台海军学校校长 。李与谢私交甚厚,相处有年,故极熟悉北洋海军掌故 。李稿有一段记刘步蟾事称:
定远管带刘子香,早年去英国习海军,成绩冠诸生,提前归国 。北洋水师创建之初,一切规划多出其手 。他在大东沟一战(黄海海战)中指挥努力,丁汝昌负伤后,表现尤为出色 。有诬其怯战者,特受洋员之蒙蔽耳 。……洋员泰莱(戴乐尔),尝倡议购置智利巡洋快船,交其本人指挥 。刘子香闻之,从中梗阻,泰莱愤然,每寻机诋毁之 。此后,泰莱又欲谋总教习一职,亦受阻于刘子香 。初,汉纳根建议提督,以泰莱为其继任,汝昌未决 。刘子香闻此议,力陈泰莱之为人,野心难羁,终将偾事,汝昌韪之 。泰莱乃大愤,益迁怒刘子香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你做梦也想不到的“梁祝”竟然是这样写成的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举荐情敌做高官的两位先秦牛人 “私怨不入公门”
- “红颜祸水”究竟是指历史上哪位绝色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