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如何评价张学良的?张学良的生平经历介绍( 五 )


1月4日,国民政府发布‘特赦令’,但仍将张学良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 。张从此开始幽居生涯 。
1月13日,迁移浙江奉化溪口镇雪窦山中国旅行社 。
2月7日,“二二事件”发生后,张学良写信给于学忠称:“话不知从何说,泪不知从何流 。”
2月17日,致函于学忠,希望维护东北军团结 。
3月30日,于学忠到溪口见张 。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实现 。
9月秋节,张学良向蒋介石提出参加抗战,蒋要他“好好读书” 。
冬,迁移安徽黄山“听涛居” 。十天后迁移江西萍乡“绛园” 。
1938年 38岁
1月,迁移湖南郴州苏仙岭 。
3月,迁移湘西沅陵凤凰山 。
9月,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到凤凰山看望张学良 。张学良写信给蒋介石,请张治中代转,再次提出参加抗战,结果石沉大海 。
1939年 39岁
11月下旬,日军进犯湖南,张又迁移贵州修文县阳明洞 。
1940年 40岁
2月,于凤至因病赴美就医,赵一荻由香港到阳明洞陪张幽居 。
1941年 41岁
5月,张因患盲肠炎到贵州中央医院做手术,出院后移住贵阳黔灵山麒麟洞 。
1942年 42岁
2月,迁移贵州开阳县刘育乡 。
1944年 44岁
春,移居距息蜂县15华里的阳朗坝 。
初冬,日军进犯湘南,贵阳告急,张迁移黔北桐梓县天门洞 。
1945年 45岁
春,东北籍国民党中央委员莫德惠到桐梓天门洞 。
1946年 46岁
11月2日,迁移重庆戴笠公馆 。不久被骗到台湾新竹井上温泉(也称清泉) 。
1947年 47岁
3月7日,托前往看他的莫德惠给大姐首芳带信,求其买大字《明史》一部 。
10月,保密局设计委员会主任张严佛奉命陪张居住数月 。
是月,张治中夫妇到井上温泉看望张学良 。他托张治中向蒋介石提两点要求:(一)恢复自由;(二)希望刘乙光搬出本该由他居住的房子 。张治中的此次控访引起蒋的不快 。蒋介石手谕:“以后非经他批准,任何不人不得见张学良” 。
1954年 54岁
5月下旬,在蒋介石官邸与蒋晤面 。
1955年 55岁
蒋介石要写《苏俄在中国》,因对“西安事变”不了解,请张学良写出来 。张乃写信给蒋,说此事本至死不写的,今你鞠躬下问,我就鞠躬以告,乃至详述经过 。此信长达20万字(蒋介石看后,吧服其文笔,要张学良多写些北洋时代的事) 。蒋将此信交给蒋经国,蒋经国又批交军中当教材,因而发表在《希望》杂志上 。张学良得知后,写信给蒋介石 。提出不同意见 。蒋接信后,责怪下来,《希望》杂志就此停刊 。
1956年 56岁
张学良在蒋介石的英文老师董显光、东海大学校长曾约农的引领下,扳依基督教,从此不再治史,也不再写文章 。
1957年 57岁
9月,蒋介石70寿辰前夕,张学良托人送蒋一块金表,以示祝贺 。蒋介石回赠一根拐仗,表示谢意 。
1959 59岁
蒋介石下令解除对张学良的管束 。张学良提出要在台北市郊自己盖房 。蒋经国表示赞成,并亲自在台北市北投复兴岗给张学良选择地皮 。
1961年 61岁
张学良新居落成后,蒋经国给张送了一套客房用的家具 。此房是栋两层小楼,位于北投路70号 。张学良自己买了一部二手福特汽车,可以自由进城拜访张群、莫德惠老朋友 。在台的亲朋故旧偶尔也去看望他 。
8月30日傍晚,张学良在寓所会见了他的长女张闾瑛及丈夫陶鹏飞教授 。这是他25年来首闪见到他久别的女儿和他未曾谋面的女婿 。
8月,周鲸文应台北“国民政府”之邀,出席阳明山座谈会 。经有关方面批准,前去会见分别25年的老朋友张学良 。
1964年 64岁
7月4日,64岁的张学良与53岁的赵一荻正式结婚 。他们经过20多年与世隔绝、相依为命的生活后,在台北杭州南路美国人吉米·爱尔窦的家中举行婚礼 。爱尔窦是张学良的老朋友,证婚人是年已百岁的陈维屏牧师 。女方证婚人是黄仁霖 。13人的来宾中有宋美龄、张群、王新衡、莫德惠、何世礼、冯庸等 。
1966 66岁
7月,周鲸人又一次到台访问张学良 。这时张学良正在参加美国一家神学院的圣经函授学习,并著手翻译一本有关基督教的书 。精神更集中宗教了 。
1971年 71岁
周鲸文再次访张学良,被警察人员挡驾,说张先生旅游去了 。
1975年 75岁
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士林官邸去世 。次日,张群电话告诉张学良 。
4月8日,张学良和赵一荻前去吊唁,并送去自己题写的挽联:“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