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有哪个胆大包天的状元敢跟和珅斗?
王杰(1725—1805年),字伟人,号惺园、畏堂,清代陕西韩城县庙后村人 。其父在江浙当过多年幕僚 。乾隆十八年(1753年)王杰以拔贡生选授蓝田县教谕 。因父丧,未到职,给尹继善、陈宏谋等当幕僚养母 。二十五年中举,次年殿试原拟第三名,高宗特拔第一,授职翰林院修撰 。他办事认真谨慎,职务不断提升,三十六年已官拜礼部侍郎,进入高官行列,五十年拜东阁大学士,成了宰辅,深得高宗信任 。
据说,当年王杰夺魁之后,一些山东籍的举子不服气,就要求与王杰比试比试 。既然是文人,就比对对联吧 。山东举子出联向其发难,上联是:“孔子圣,孟子圣,自古文章出齐鲁” 。他们本想以此自夸一下,没想到王杰略想即答:“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 。”此联一出,大家无不佩服 。
高宗晚年,颇宠信和珅,让和珅与王杰分别担任满汉首辅大臣 。清朝是满人的天下,自然和珅权力更大 。和珅利用高宗的信任,把持朝政,贪赃枉法,是清代,也是整个封建时代最大的贪污犯,由于权势熏天,一般同僚都是尽量迁就他,敢怒不敢言 。王杰则是少数敢于硬碰硬的人物之一 。他与和珅在乾隆朝同朝为官20多年,他从没屈服于和珅的权势,而是敢于在朝廷上跟他据理力争,因此和珅对王杰是又怵又怕 。和珅总想设计陷害王杰 。但是乾隆皇帝对王杰一直都非常信任,和珅也奈何不得 。
有一次,和珅正在军机处欣赏人家孝敬他的一幅水墨画 。王杰来了,也凑上去看了看,然后语带双关地说:“现在贪墨之风竟一至如此!”“贪墨”既可理解为喜欢笔墨作品,又是贪污的代名词,和珅当然听得出来,气得发抖,却无可奈何 。
每次入朝议政之后,王杰总是独坐不言,而和珅有时也想方设法讨好王杰 。有一次,和珅拉着王杰的手说:“究竟是状元宰相,手这么柔软!”王杰非常反感,立即抽回手说:“这双手虽好只会办点正经事,又不会弄钱,有什么好处呢?”和珅的脸红一阵白一阵,没趣地走了 。傍边听到的人反倒捏了一把汗 。
王杰既然出处跟和珅作对,为什么不把他搞掉呢?因为和珅善于敛财,高宗的一切额外开支都是他千方百计从国库收入之外弄钱支付的 。这当然也是民脂民膏,高宗想大手大脚花钱,总离不开和珅,所以动摇不了他 。反过来,和珅也恨王杰,总想把他从军机处挤出去,但高宗有特别赏识王杰的才学与为人,所以也没有得逞 。
高宗皇帝驾崩后,嘉庆帝即位 。嘉庆早就对和珅不满,于是将其夺官入狱 。当时和珅的党羽遍及朝野,无人敢出来审判他 。此时王杰已经80岁了,挺身而出,慷慨请命,列出和珅二十项罪行,查没其全部家产,折银上亿两充归国库,这可相当于朝廷数年的税收总额 。这下嘉庆皇帝可乐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
【清朝历史上有哪个胆大包天的状元敢跟和珅斗?】嘉庆五年(1800年),王杰请求告老还乡,嘉庆皇帝一再挽留,并赐乾隆皇帝的手杖给他,还特许他扶杖入朝 。两年后,王杰再次提出辞职还乡,嘉庆皇帝见再也挽留不住他,即赠他诗二首,其中一句:“直道一身立廓庙,清风两袖返韩城” 。嘉庆十年(1805年),王杰卒于京邸 。王杰去世后,他的府第被后人改为韩城会馆 。
推荐阅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青面兽杨志到底有没有历史原型 杨志的性格特点
- 秦二世胡亥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秦二世胡亥
- 明朝疆域 历史排名前三鼎盛时无人敢碰领土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