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代人闹伴娘低俗?原来这习惯古已有之

说起新人结婚 , 大家除了对他们的祝福外 , 一定还会想到婚礼上热闹的“闹伴娘” , 以前大家就是图个热闹和喜庆 , 可现在演变地越来越低俗 , 很让人不忍直视 。那么 , 伴娘在历史上究竟是如何演变的呢?
伴娘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 新娘出嫁的时候都会带着“姆”和“媵” , 前者是为新娘引导的 , 后者则一般是新娘的妹妹担任 , 更接近于现在的伴娘 。媵是什么呢?相信大家都看过芈月传 , 那就一定知道 , 其实媵就相当于随嫁过去的妾室 。
【为何现代人闹伴娘低俗?原来这习惯古已有之】不过后来慢慢展后 , 就没有了媵妾这个角色 , 取而代之的也是陪嫁丫头 , 这些丫头就算与新郎发生关系 , 往往也不会得到什么名分 。
到了宋朝 , 伴娘发展成了一种职业 , 很多家庭办婚礼的时候都会请一些职业的伴娘 , 甚至是妓女在门口吟诗讨要彩头 , 正是因为这一变化才逐渐产生了闹伴娘的习俗 。
到了明清时期 , 伴娘不仅是讨彩头 , 还负责教授新人一些关于房事的知识 , 一般是在门外教授 。
古代一直都有闹洞房的习俗 , 那么宾客们就会在这时对门外的伴娘进行调戏种种 , 所以伴娘在明清的色彩小说中经常出现 。也有的大户人家不希望自家的新人被闹 , 比较注重礼数 , 所以这时的伴娘还可以吸引宾客们的视线 , 减免了新人的尴尬 。
了解古代伴娘的这个职业后 , 就不难理解为何现在闹伴娘闹得如此低俗了 。但我们现在是文明社会 , 伴娘本身是一个讨彩头 , 充满美好愿望的角色 , 所以我们只需继承它优良的部分就好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