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原型贤惠!温柔潘金莲与武大郎相爱生4子( 二 )


从墓志来看 , 武植还是殷商王武丁之后 , 正经的王族子孙 。
1946年 , 从坟中还发现有一口楠木悬棺和两具骨骸 。据三位参与挖坟的老人证实 , 从骨骸判断武大郎相当高大 , 推算生前少说也有1.78米 。再者 , 若是卖烧饼的 , 哪有楠木悬棺和许多青砖垒墓!武植的盟兄弟与西门庆狼狈为奸一丘之貉 , 恶毒毁谤武植与潘金莲 , 而施耐庵的后代则深明大义 , 引疚自责 , 竭力为武潘平反昭雪 。施耐庵的后裔 , 河北威县的施胜辰赴武家那作画16幅并配诗文以道“施家欠债施家还”之歉疚 。
其中 , 武县令画像的配诗为:“杜撰水浒施耐庵 , 武潘无端蒙沉冤 。施家文章施家画 , 贬褒迄今数百年 。累世因缘今终报 , 正容重塑展人间 。武氏祠堂断公案 , 施姓欠账施姓还 。”
潘金莲画像的配文曰:“余曾敬绘武潘正传十六幅 , 端悬于武氏祠壁为其平反冤假错案 , 一白天下 。然九泉武潘不恕吾族先人《水浒传》中泼污之过 , 故唆使小鬼得遍姿去 , 余今重塑武潘正容 , 还其本来面目 。愿乞武潘在天之灵宽恕 。施氏焚香再拜 。”
武植盟兄弟的自戕 , 施耐庵后裔的自责 , 已正大郎、金莲之清白 , 而武植之24代孙武双福的健在 , 则更证《水浒传》武潘之千古奇冤 。
既然《水浒传》中武大郎与潘金莲夫妇无嗣无子且相继殒命 , 那么 , 何来其后代之繁衍(武家那全村半数武姓)?倒是武大郎之弟武二郎、武松武行者 , 历史上实无此人 , 只是施耐庵塑造的文学典型罢了 。
展厅还陈列一尊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的石碑 。这是乾隆皇帝二次下江南 , 途经河北油坊 , 闻武植有坟无碑 , 口谕立碑于武植墓前 , 并植树二百余 。碑之正面刻文为:全族合力 , 保护武植墓周围“二百余株” 。遗憾的是 , 壮观之密林毁于“文革” , 而今荡然无存 。
武家后代们还说了许多武大郎匡扶正义 , 潘金莲忠于爱情、协助武大郎清廉治政、铲除恶少的动人故事 , 所以 , 历史应还“为官清廉 , 兴利除弊”的武大郎和“善良贤惠 , 勤劳仁义”的潘金莲以本来面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