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如果庞统不死能力会不会超越诸葛亮?( 二 )
庞统的智谋不亚于他的同学诸葛亮,但他跟诸葛亮的工作方法截然不同 。据传说,庞统在担任耒阳县令期间终日饮酒,不问政务,工作很松懈,被人告到刘备那里,刘备派张飞前去核实 。张飞悄悄来到耒阳,发现确实如此,庞统对县政府的日常工作不管不问,仅积压下来的案子就有很多,张飞大怒,要责罚庞统 。但庞统开始办公,只用半天功夫就把积压的案子全部审完,处理得恰当公允,张飞转怒为喜,知道庞统是个大才,回来向刘备报告 。
诸葛亮做人做事都很严谨,他的工作作风是“事必躬亲”,大事小事都亲自管,每天都很劳累,以至于最后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这两种工作方法各有优劣,像庞统一样小事一概不管也是不对的,积压下来的事固然可以集中处理,但时效性就谈不上了,有不少事情肯定也会被耽搁 。但是像诸葛亮这样分内分外事事都管,大事小情件件过问,更谈不上有什么工作效率,还弄得自己挺累 。
美国著名演说家、心理咨询专家理查德·卡尔森写了一本书,叫《别为小事抓狂》,这本书谈的都是一些生活中、工作中的浅显道理,但据说很快出了27种语言的版本,全球卖了2000万册以上,被称为是“史上卖得最快的畅销书” 。这本书谈到了很多作者的切身体会,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给了人们不少全新的指导方法 。书中认为,我们平时花了很多时间为无关紧要的琐事烦恼,其实这些事对人生并不重要,而我们却因此忽略了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在面对死亡、地震、财务危机等“人生大事”时,我们都能找到内在的力量,但碰到小事却会抓狂,让我们的人生远离了快乐幸福 。
用这些话指导我们的工作和事业也是一样的,尤其对那些处在一定层级的管理者来说,整天陷入事务性的工作中将降低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正确的方法是分清轻重缓急,分清哪些在自己职责之内哪些不需要自己亲自操作,不让琐事牵着鼻子走 。按照“要事第一”的原则确定工作的优先办理顺序,先做“急迫而重要的事”,再做“重要而不急迫的事”,有了精力和时间再去做“急迫而不重要的事”,对于“不急迫也不重要的事”,一定要在有了充分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再去做 。
所以在工作方法上不能简单地庞统说不如诸葛亮,谋大事者要善于抓住核心和要领,做参谋的要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并能跟领导打成一片,就这些方面来讲,庞统比诸葛亮还有优势,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在蜀汉的地位也许更加不可限量 。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 三国蜀汉五虎将马超为何得不到重用
- 解密三国:赵子龙为何拒绝娶漂亮寡妇为妻?
- 刘备招亲故事 三国历史上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亲
- 糜芳简介 三国将领糜芳为什么叛变?
- 三国史上刘备曹操为何都说周瑜会割据荆州自立
- 三国解密:孙权送上了美女妹妹为何没套住刘备
- 三国 吕布收了袁术的钱却为何要帮刘备
- 三国鲜有“高富帅” 曹操身高1米6 刘备家贫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