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背靴与求教的故事分别是怎样的( 二 )
寇准当时已经是身居高位 , 可以说是一人之下 , 万人之上 。但他却谦虚好学 , 不耻下问 , 回来之后对于友人推荐的《霍光传》仔细学习了一翻 。当他看到书中“不学无术”的时候才知道友人张咏的真正含义 。如果对于一般人来说 , 看到友人对自己这般看法肯定会大发雷霆 。但是寇准看到后不仅没有气愤之意 , 还非常高兴 , 他知道友人在指出他的不足之处 。寇准虽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才 , 但是对于张咏来说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 , 他给寇准的意见就是要多读书 。从而看出张咏和寇准一样 , 也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 。虽然寇准当时身居高位 , 但是张咏却不阿谀奉承 。
从寇准向友人张咏求教这件事中 , 我们可以看出寇准是一个心胸宽广之人 。他谦虚好学 , 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 , 是一个非常正直的良臣 。正因为寇准有如此心胸 , 他在朝为官之时 , 为朝廷和百姓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寇准和包拯
我们都有一个困惑 , 从小时候听评书就开始萌生出的不解 , 其实在为官清廉和为民判案上寇准其实是做的非常好的 , 但是为什么他的知名度就是不高 , 在民间的熟知度上更是和包拯差的太远太远 。
我们知道 , 类似《三侠五义》、包公案、包青天等这些在民间流传了数百年的古老评书 , 明见戏剧 , 以及现在的影视作品 , 对包公的宣传力度远大于对寇准的宣传 , 喜欢追逐大流 , 是人们的天性 , 包拯因为自身的功绩的确在大部分官员之上 , 人们满满的就熟知起来 。
历史上寇准在抗击辽国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 包拯则是在处理朝中事物的时候有突出表现 , 他敢于弹劾当朝大臣 , 为朝廷解除了很多内忧 , 而寇准则是更多的从外患角度在位朝廷办事 , 而行军打仗不是一个人的功劳 , 所以寇准更多的是上升到了为国效命的程度 。
相比包拯的直接效命于人民 , 为百姓办实事上 , 包拯的影响力比寇准大出一截又变得那样理所应当 。包拯执法严明 , 铁面无私 , 敢于指出朝廷中不良的现象 , 使百姓生活安康 , 是百姓的得力助手 。
虽然说寇准的政绩和官职都要大于包拯 , 只能说是百姓不关注这些 , 毕竟攘外必先安内 , 百姓真正关心的是当官的能不能为自己谋取利益 , 能不能为自己办实事 。包拯正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可能也应证了这样一句话基层干得好 , 比高层更的民心 。
在民间有各式各样的文学形式来表现包拯的事迹 , 诸如《狸猫换太子》《铡美案》等 , 无论是从舆论角度还是 , 在影响力上 , 包拯都有小小的优势 , 当然两人都是为宋朝的政权稳定 , 百姓安居乐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 也没有必要分个谁高谁低 。
推荐阅读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孙二娘嫁给了谁?母夜叉孙二娘与张青的爱情故事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平阳公主与大将军卫青结合 真的是政治联姻?
- 中国历史上喜欢与和尚私通的四位皇后
- 揭秘武则天野史 武则天与她的男宠们
- 揭秘东皇太一与帝俊之间是什么关系
- 潘金莲为何背着西门庆与琴童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