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唐玄宗从此不早朝的华清宫究竟什么样?( 二 )


不过 , 就算贵妃出浴是人间最美的图景 , 人也不能永远泡在温泉里 。不泡温泉的时候 , 唐玄宗和杨贵妃干什么呀?干的最多的事恐怕就是唱歌跳舞了 。说到音乐歌舞 , 唐朝没有比玄宗更内行的了 。开元年间 , 唐玄宗那么勤政 , 还忙里偷闲 , 创立了专门的艺术学院——梨园和女子艺术学院宜春院 , 现在 , 到华清宫享受生活 , 更要加大创作力度了 。《开天传信记》里记载说:玄宗又一次上朝 , 来回按肚子 。高力士在旁边看到了很是担心 , 一退朝赶紧问 , 陛下是不是肚子疼呀?玄宗一听笑了 , 说 , 肚子没问题 , 我是夜里做梦的时候梦见一首好曲子 , 早晨上朝之前没来得及记下来 , 我怕忘了 , 就在衣服底下藏了一只玉笛 , 一边上朝一边在上边按这首曲子呢 。这就叫痴迷 。古语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 , 乐之者不如好之者 。唐玄宗这么痴迷音乐 , 自然水平很高 。其中 , 能够代表唐玄宗谱曲水平的最高成就当然是《霓裳羽衣曲》 。这支曲子高在哪里呀?简单地说 , 它是唐代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合辉映的一个代表 。这曲子本来是节度使进贡的一首婆罗门曲 , 是外来文化 。
但是 , 唐玄宗用传统的清商乐对它进行了改造 , 加进了中国风 , 把打磨成了一支以民族元素为主 , 同时融进了异域风情的新曲子 。这不是唐朝文化多元与融合的典范吗!当年唐玄宗在华清宫和杨玉环定情 , 奏的就是这首曲子 。更妙的是 , 不光唐玄宗为这个曲子做出了贡献 , 杨贵妃也做出贡献了 。杨贵妃不是舞蹈家吗?她把这支曲子变成了一支舞曲 , 给它编了一个舞蹈 。从此《霓裳羽衣曲》就成了《霓裳羽衣舞》 , 也成了华清宫宴会活动的保留节目 。有的时候 , 杨贵妃甚至还亲自演出 。《杨太真外传》记载 , 杨贵妃“醉中舞《霓裳羽衣》一曲 , 天颜大悦 。”当然 , 更多的时候 , 表演舞蹈的不可能是杨贵妃本人 , 而是专业的舞蹈演员 。据说 , 杨贵妃有一个侍女叫张云容跳得最好 , 杨贵妃还特意写了一首诗给她:“罗袖动香香不已 , 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 , 嫩柳池边初拂水 。”虽然这个曲子和舞蹈现在都失传了 , 但是 , 一读这首诗 , 我们还是立刻就感觉到了飘飘欲仙的境界 。唐朝历史上 , 皇帝和后妃的佳话不少 。但是 , 无论唐太宗和长孙皇后还是唐高宗和武则天谱写的都是政治佳话 , 因此也都不免缺少一点浪漫 , 多了几分心机 。唯独唐玄宗和杨贵妃不是这样 , 艺术的纽带维系着他们的爱情 , 天下还有比这更浪漫的吗!
正因为华清宫的日子太滋润了 , 和杨贵妃的爱情太甜蜜了 , 唐玄宗才更感觉到 , 生命诚可贵呀!要是自己也能长生不老该有多好!怎么才能长生不老呢?道教有长生不老术 , 因此也就成了玄宗的最爱了 。就在天宝元年 , 玄宗在华清宫里建了一个大殿 , 叫集灵台 , 又叫长生殿 , 专门在那儿祭祀神仙 。白居易不是说“七月七日长生殿 , 夜半无人私语时”吗?就是这个长生殿 。只不过白居易把长生殿的功能搞错了 , 长生殿是祭神的神殿 , 不是谈情说爱的寝殿 , 在那里可听不到贵妃的切切私语 , 如果听到什么 , 那也都是来自神仙的最高指示 。唐玄宗天天祭祀 , 到底听到什么最高指示没有?他还真听到了 。天宝四载 , 也就是唐玄宗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的那年正月 , 玄宗煞有介事地对宰相说:“朕比以甲子日 , 于宫中为坛 , 为百姓祈福 , 朕自草黄素置案上 , 俄飞升天 , 闻空中语去:‘圣寿延长 。’又朕于嵩山炼药成 , 亦置坛上 , 及夜 , 左右欲收之 , 又闻空中语云:‘药未须收 , 此自守护 。’达曙乃收之 。”真是想长生不老都想疯了 。大家都知道 , 开元年间唐玄宗对道教神仙一类的说法可并不怎么感兴趣 , 还曾经把洛阳宫的集仙殿改为集贤殿 。但是到了天宝年间 , 居然又在华清宫大建集灵台 , 真是思想上的大倒退 。唐玄宗这么痴迷神仙 , 他的红颜知己杨贵妃怎么样呢?杨贵妃本来不就当过一阵子女道士吗?虽然还俗当了贵妃 , 但是也算半个专业人士 。怎么体现这种专业素质呢?她把宗教精神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了 , 天宝后期 , 杨贵妃经常穿一条黄裙子 。黄色意味着什么呀?不仅意味着皇家 , 也意味着道教 。真是夫唱妇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