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说了什么话吓得奕譞几天睡不着觉?( 二 )


据说 , 奕譞还曾给自己的子女写下了这样的治家格言:“财也大 , 产也大 , 后来子孙祸也大 。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 , 天样大事都不怕 , 不丧身家不肯罢 。”
人天生都有贪图物质享受的倾向 , 身为皇帝父亲的奕譞想来也不能例外 。他在私生活上之所以简朴和低调 , 当然不能排除个人道德上的因素 , 但更多的还是忧谗畏讥的结果 。而那个让他不敢稍有一丝懈怠的人 , 正是在一旁虎视眈眈地关注着自己的慈禧 。
兼管修园子的海军衙门总办
“甲申易枢”事件之后复出的奕譞 , 因为自己的儿子是“今上”的缘故 , 很多情况下只能在背后“隐掌”枢机 。但他也担任过一个很重要的政府部门的实职 , 这就是光绪十一年(1885年)新成立的海军衙门的总理大臣 。在他和李鸿章等人的努力下 , 截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 , 一支由“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战舰领衔的北洋海军终于成军 , 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海上武装力量 。
应该说 , 在好友李鸿章的影响下 , 奕譞对于海军在近代国防中的重要作用是深有感触的 , 也曾为了清朝的海军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甚至在其生前最后的时刻 , 卧倒在病床之上奄奄一息之时 , 还特意将自己在烟台视察海军时慈禧所赐赠的金如意交给前来探视的光绪皇帝 , 拉着自己的儿子的手谆谆嘱咐:“勿忘海军 。”
但另一个方面 , 慈禧太后对于奕譞的与日俱增的猜疑 , 决定了这个手握利器的海军衙门总办 , 事实上绝难有真正的大作为 。大多数的情况下 , 只能依附在慈禧的卵翼之下 , 以取悦慈禧为职志 。其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在其主持海军衙门期间 , 公然挪借和挪用海军的经费 , 为慈禧太后修建三海工程和清漪园工程 。
中法之战后 , 清朝的天下相对太平 。加之光绪皇帝亲政在即 , 即将结束听政的皇太后需要有个养老的去处 。于是 , 专为慈禧归政后使用的三海工程和清漪园相继开工建设 。
谈起修园子 , 不能不能提起同治年间的一段往事 。当时 , 也是鉴于同治皇帝面临即将亲政的情况 , 于是 , 慈禧母子一度想修复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 , 以供太后归政后使用 。但这样的提议一经提出 , 立即遭到了奕訢等朝臣的强烈反对 , 慈禧母子只好将提议搁置 。
有了这次教训 , 慈禧学得聪明些了 。在启动三海工程和清漪园工程的懿旨里 , 她明确要求主管大臣不得动用“部库存款及其他正式收入” , 而只许使用“闲杂各款” 。
然而 , 所谓的“闲杂各款”又从哪里来呢?种种难处不免都集中到了主持政务的奕譞一人的身上 。他又不敢像兄长奕訢一样硬顶 , 于是 , 焦头烂额的他只好东挪西借 , 勉强凑数 。有时实在周转不开了 , 只好从自己所掌管的海军衙门里挪借甚至挪用各种款项应付 , 海军衙门由此成了一个补充修园子资金的中继站 。
现在 , 根据相关专家的研究 , 从1885年到1895年10年中 , 整个三海工程共计挪借了海军衙门经费437万两 。当然 , 必须指出的是 , 这些款项都不是无偿占有的 , 所挪借的款子后来都指定专款予以归还 。
而到了修建清漪园也就是颐和园时 , 这种“挪借”便发展成了“挪用” 。为了将这种“挪用”变得名正言顺 , 奕譞特意挖空心思地找了个冠冕堂皇的“规复昆明湖水操旧制 , 在昆明湖上修建水操学堂”的理由 。这样 , 颐和园的建设就成了海军衙门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 , 再往里填银子也就可以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 。
根据有据可查的资料显示:从奕譞主持园工开始 , 一直到其死后庆亲王奕劻接任 , 整个颐和园工程一共腾挪海军衙门款项达325.75万两(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2年12月第1版) 。
除了挪用之外 , 奕譞还打着“海军专款”的名目 , 明令地方各个封疆大吏报效了260万两白银 。这些钱虽然从一开始就不是准备花在海军身上的 , 但它毕竟是打着海军的名义搜罗的 , 因此 , 一些不知情的外人很难将两者区分清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