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到底有多狠,做起实验连自己都不放过?



科学家到底有多狠,做起实验连自己都不放过?


文章图片



科学家到底有多狠,做起实验连自己都不放过?


文章图片



科学家到底有多狠,做起实验连自己都不放过?


科技的进步 , 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的便利 , 不过 , 在享受各种“高大上”的科研成果的同时 , 你是否能够想到 , 许多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发现 , 在探索过程中 , 科学家们可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做实验!
这是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欲练“神功” , 必先自戳双眼?
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 , 1643—1727) , 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
牛顿年仅22岁时 , 就已经完成了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类单色光 , 又将各类单色光合成白光的色散实验 。
实验证明:白光是由各单色光以一定比例的复合 , 不同色光有不同的折射性能 。 这次实验为颜色理论奠定了基础 , 年轻的牛顿也因此一举成名 。

艾萨克·牛顿爵士(SirIsaac Newton, 1643—1727)
在这一成果的鼓励下 , 牛顿又提出了更加大胆的设想:人眼产生视觉的原理与棱镜一样 , 都是将光线分散为我们所能看见的颜色 。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 , 他曾将一根编织针刺入眼睛与眼眶骨之间 , 并尽可能地靠近眼底 , 想通过挤压眼球来观察是否有颜色出现 。

结果却并不像牛顿所设想的那样 , 他期待的颜色并没有出现 , 反而差点因为之后严重的眼部感染导致失明 。
【科学家到底有多狠,做起实验连自己都不放过?】虽然这一次的实验失败了 , 但牛顿在光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也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 不过 , 小编还是要提醒大家 , 牛顿的钻研精神可贵 , 但也一定不要模仿这种危险的实验哟 。
2
导尿管插进心脏的“硬核”医生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沃纳·福斯曼(Werner Forssmann) , 担任住院外科医师时 , 在书中读到:“人们常通过向动物的心脏插入导管 , 以此来测量动物的血压” , 并由此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这项技术用到人的身上 , 通过这根管子向心脏内注入药物或测量血压 。
为了证明这种技术的可行性 , 福斯曼在导师和一名护士的帮助下 , 决定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 。
在对自己的前臂进行局部麻醉后 , 他将一根输尿管导管插入了自己的肘前静脉 , 向内推进了65cm后 , 管子成功到达了他的心脏 。

福斯曼心脏导管术X射线片
在福斯曼的试验之后 , 又过了十几年 , 医学界开始接受心脏导管插入手术 , 他本人也凭借这项技术 , 摘下了诺贝尔奖的桂冠 。
3
喝细菌的科学家
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酸奶 , 是许多人钟爱的食品 。
除了酸甜可口的味道 , 酸奶中的益生菌也是它们的主打标签之一 。
益生菌是定殖在人体内 , 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 , 可以帮助调节肠道功能 , 促进营养吸收 。
不过 , 有一些科学家在做实验的时候 , 喝进肚子里的 , 可不是“人畜无害”的益生菌 , 而是实打实的致病菌!

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
2005年的诺贝尔奖得主 , 澳大利亚科学家 , 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 , 就是这样一个“以身试菌”的科学狂人 。
“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的胃溃疡 , 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 。 ”
尽管现在已经成为医学界的共识 , 然而在1982年 , 这一理论刚被提出的时候 , 马歇尔却受到了科学家和医生们的嘲笑 , 因为当时的学界普遍认为细菌无法在酸性很强的胃部生存 。

幽门螺旋杆菌电镜图片
在动物实验失败 , 又缺乏人体试验对象的情况下 , 马歇尔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 , 竟然亲自吞服了含有大量幽门螺旋杆菌的培养液 , 终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患上了胃溃疡 , 并且直接观察到了穿出胃壁的白细胞吞噬幽门螺旋杆菌的情景 , 证实这种“弯曲细菌”的感染正是导致胃溃疡的元凶 。
马歇尔凭借自己杰出的观察力和非凡的勇气 , 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点亮了治愈的希望
科学史上 , 诸如此类的“丧心病狂”的实验并不在少数 ,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 , 还有为了查明病因 , 直接吞下黄热病患者呕吐物的斯塔宾斯·弗斯;为了研究笑气(一氧化二氮)的性能 , 大量吸入笑气 , 导致自己缺氧窒息的汉弗莱·戴维;在自己身上进行X射线研究 , 最终因罹患癌症而早逝的伊丽莎白·阿夏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