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之变”后,明智光秀成为日本的统治者,为何13天后自杀?( 二 )


6月12日夜 , 大军在摄津富田扎营 , 丰臣秀吉登上大坂城 , 会见了织田信长的第三子织田信孝、大将丹羽长秀 , 然后合兵一处向京都进军 。 6月13日 , 丰臣秀吉率军到达京都附近天王山麓的山崎 , 与闻讯率军赶来迎战的明智光秀对垒 。 从撤离高松城到抵达山崎 , 丰臣秀吉只用了7天时间便完成200公里的急行军 , 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 史称“中国大返还”(注:“中国”即日本中国地方 , 位于今本州岛西部) 。
三兵败被杀
6月13日4时 , 属于明智军的并河、松田支队 , 率先进攻在天王山麓中布阵的丰臣军中川支队 , 日本史上著名的“山崎合战”(又称“天王山之战”)由此打响 。 战事之初 , 两军长期处于焦灼的攻防状态中 , 双方围绕着战略高地展开激烈争夺 , 士兵死伤情况都非常严重 。 然而 , 随着丰臣秀吉的后备部队不断加入战斗 , 战场形势开始发生变化 。

山崎合战浮世绘
经过一番激烈的白刃战后 , 由池田恒兴率领的支队 , 成功地偷袭并击败明智军的津田信春支队 , 使得丰臣军最终完成对明智军的包围 。 形同“瓮中之鳖”的明智军 , 在咬牙抵抗良久后 , 最终在午后7时全线奔溃 。 经此一战 , 大约2万人的明智军被歼灭殆尽 , 只有明智光秀率领的700多人侥幸逃脱 , 真可以说是惨到了家 。
明智光秀率残众逃出包围后 , 前往胜龙寺城避难 , 但很快便遭到丰臣秀吉的围攻 。 战斗打响后 , 丰臣秀吉采纳黑田官兵卫提出的“围三缺一”战术 , 率军全力攻打胜龙寺城东、西、南三面 , 唯独没有围攻北门 。 果然 , 士气涣散的守军纷纷从北城门逃跑 , 丰臣秀吉几乎没有遭受任何损失便拿下打胜龙寺城 。

明智光秀辞世诗之碑
胜龙寺城沦陷前 , 明智光秀率领少数近臣出逃 , 准备前往坂本城避难 。 然而 , 明智光秀一行人经过京都小栗栖时 , 却遭到当地村民的攻击 。 明智光秀被竹枪刺伤落马后 , 自知难以冲出重围 , 便由部将沟尾庄兵卫做介错 , 剖腹自杀而死 , 时在当年6月15日 。 明智光秀从弑主上台到兵败自杀 , 前后仅有13天时间 , 由于他的政权非常短促 , 因而被后世戏称为“三日天下” 。

丰臣秀吉就任关白后的画像
山崎之战后 , 丰臣秀吉凭借平定叛逆、为主公报仇的大功劳 , 一跃而成为织田家实际上的首领 , 并乘机控制京都朝廷 。 此后 , 丰臣秀吉又通过一系列的战争 , 在消灭内部敌人的同时 , 最终在1588年完成日本的基本统一 。 凭借着不世之功 , 贫民出身的丰臣秀吉最终登上关白(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丞相)的高位 , 成为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 , 可谓极度传奇 。
参考书目
吴廷璆:《日本史》 ,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
汪公纪:《日本史话》 , 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 。
高柳光寿:《明智光秀》 , 吉川弘文馆1986年版 。
田中义成:《丰臣时代史》 , 明治书院1925年版 。
山冈庄八:《丰臣秀吉》 , 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
小林莺里:《丰臣秀吉》 , 中国画报出版社2018年版 。
井上清:《日本历史》 , 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