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工艺因为织造过程极为细微 , 流传下来的存世作品极为稀少 , 一直都被视为珍品 。
而且在古玩和拍卖界 , “缂丝画”和缂丝工艺制品一直都是一个收藏家们争相抢购的焦点 。
此外 , 缂丝也与杭州织造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成为我国的“四大家织” , 并且在2009年 , 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其地位可见一斑 。
近些年来 , 缂丝工艺品和缂丝画在拍卖场上 , 也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 。
2021年春季 , 在保利春季拍卖会上 , 就有着一幅缂丝画 , 打破了缂丝作品的全球拍卖记录 。
这幅缂丝画名为《兰亭图贴缂丝全卷》 , 它诞生于乾隆时期 , 这幅作品通体长达17米 , 主体围绕兰亭集会展开 , 在拍卖开始之前 , 就已经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
在拍卖会上 , 这幅作品一经开拍 , 马上就引起了场馆内的竞价高潮 , 各种天价数字此起彼伏 。
8000万的起拍价 , 在短短数秒内 , 被抬升至过亿 , 经过19轮激烈的抢夺 , 这幅缂丝作品以2.1亿元的天价落槌 , 若算上佣金等费用 , 总成交价高达2.415亿元 , 这个价格也刷新了全球范围内 , 缂丝作品的拍卖纪录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幅作品在2004年时 , 就已经被拍卖过一次 , 当时的成交价为3575万 , 在当时已是天价记录 。
时隔17年 , 这幅作品的价值足足增长了两亿之多 , 令人咂舌 。
缂丝陀罗尼经被的价值 , 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 毕竟它的用途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 , 确实是十分不吉利的 , 这也让它不是那么的受人青睐 。
然而 , 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 陀罗尼经被仍然有着不可代替的价值 , 比如其上的经文 , 是研究古代教派的重要资料 。
部分经文是由梵文写就 , 这也对研究古梵文提供了珍贵的物质资料 。
所以综合各个方面来看 , 虽然是裹尸布 , 但陀罗尼经被仍然不失为珍贵的文物 , 极具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 。
如今 , 陀罗尼经被早已不再是皇家御用之物 , 自民国以来 , 经被就扩大了适用范围 , 许多祭祀等场合也会使用经被 , 而在现代社会 , 许多老百姓在逝世后 , 也会使用经被 , 只为图一个身后平安 。
虽然从来源上说 , 这件乾隆经被可以称得上是一件“赃物” , 但毕竟在民间流落辗转近百年 , 最后在秦先生手上大放异彩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秦先生何尝不是这件陀罗尼经被的“伯乐” 。
若不是秦先生慧眼识珠 , 这件珍贵的文物 , 或许会继续在民间浮沉 , 不会这么早重现世间 。
推荐阅读
- 三星堆三大未解之谜,考古学家都无从下手,一旦解开或将颠覆历史
- 民工捡到金手镯,确认是文物并主动上交,却被考古队长中饱私囊
- 用了9年的“水瓢”,竟是东汉末年青铜烫斗,村民:必须无偿上交
- 女子用房子换1只“螃蟹”,房价涨到800万后,专家:没有螃蟹值钱
- 老汉干活闹肚子,随便找个角落方便,不成想拉出两个“世界第一”
- 临死前和珅对隔壁的囚犯说:如果你没死,出去后请帮我办一件事
- 先辈传承200年的传家宝,被后代15块卖掉,专家鉴定后称3亿没了
- 年底牛出栏后,什么时候买牛最便宜?
- 老汉山上抓野兔,发现一奇怪现象,专家追捕3个月,救回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