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带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白术30克(土炒),山药30克(炒),人参6克,白芍15克(酒炒),车前子9克(酒炒),苍术9克(制),甘草3克,陈皮1.5克,黑芥穗1.5克,柴胡1.8克 。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
【方歌】
完带汤中用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辅,
苍术车前黑芥穗,陈皮甘草与柴胡 。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
【主治】带下色白,清稀如涕,绵绵不断,无臭味,面色苍白或萎黄,四肢不温,神疲倦怠,纳少便溏,下肢浮肿,舌质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
【加减】脾虚损及于肾而腰背酸痛者,加炒杜仲、菟丝子、川断以补肾壮腰,固任止带;寒邪凝滞而腹痛者,加元胡、香附、艾叶以温经散寒理气止痛;带下日久,滑脱不禁者,酌加乌贼骨、金樱子、芡实、牡蛎、龙骨以固涩止带;湿热较重,带下兼黄色者,宜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燥湿 。
【方论】傅青主创立完带汤,主要针对脾虚不运肝郁气滞的带下病,他指出:“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 。”方中一温一平的白术、山药为主药,可益气健脾,祛湿化浊;且山药可补肾以固带脉,使带脉约束有权,带下可止;二药炒用,更增燥湿之力 。辅以人参以补中益气,资主药补脾之功;苍术燥湿健脾,增祛湿化浊之功;白芍柔肝理
脾,使木达而脾土自强,且酒炒之敛肝阴面不恶湿邪;车前子利湿行水,使水湿自小便而出 。佐陈皮可理气健运,既可使白术、山药、人参等补而不滞,又可行气化湿;柴胡疏肝解郁,遂其曲直条达之性,而不再克脾;芥穗生用辛温散寒,炒黑则人里祛风胜湿,以增收涩止带之效;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诸药相伍,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正如傅氏所言:“培土抑木,祛湿化浊,脾气健旺,肝气条达,清升浊降,带下自止 。升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 。至于补脾而兼以补胃者,有里以及表也 。…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
【医论】傅青主认为带下一症,多湿邪所致 。“夫带下俱是湿症”,多是女子脾气不足或肝郁气滞,肝气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流注下焦而致 。治疗应大补脾胃之气,略佐舒肝之品,使脾气健,水湿消,白带自止 。正如其言“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方用完带汤” 。
带下病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者泛指妇产科疾患,狭义者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及局部症状,而女子阴道内存在的少量无色无臭或略白透明的粘性液体,则为生理性带下 。带下病多与脾、肾、肝相关 。素体脾虚或忧思劳倦,饮食无节,损伤脾气,或肝气郁滞,横逆犯脾,皆可致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流注下焦,带脉失约而致带下病 。肾精亏虚,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湿邪下注,损及任带,也可以造成带下症 。另外湿热下注,湿毒蕴结皆可致此 。
带下一病,历代医家也有阐释 。《万氏妇人科》云:“带下之病,妇女多有之,赤者属热,兼虚兼火治之 。白者属湿,兼虚兼
痰治之 。年久不止者,以和脾胃为主,兼升提 。大抵瘦人多火,肥人多痰 。”《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曰:“古病多属虚寒,故巢氏病源,孙氏千金,皆以辛热治带下..,若湿热则今病最多,而亦最易治…;若夫脾虚气虚之症,固亦有之,则东垣之所谓清阳下陷,果属气陷,参芪补中,而少少升清,亦尚易治……丹溪以湿痰立论,实即湿热之病…… 。景岳以脾肾两虚为言…,
若缪仲淳以为木郁地中,实即相火郁窒横行而疏泄太过耳 。古人许多治法,惟戴人大攻,断不可训,此外则大温大寒大补,各有对药之病,因证立方,具有至理,不可偏废 。”
《女科经论》引缪仲淳语:“白带多是脾虚,肝气郁则脾受伤,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输为荣血,而下白滑之物,皆由肝木郁于地中使然 。法当升提肝气,辅助脾元,盖以白带多属气虚,故健脾补气要法也 。”综上所述,古代治疗带下一病,从脾虚、肾虚、虚寒、湿热、湿痰、肝郁等多方面论治,各有对药之症,不可偏废其一 。
现代医学认为,带下病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症 。多见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及妇科恶性肿瘤等 。临床应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认真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
【验案】
【完带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王x×,女,27岁,简易病历 。
初诊日期:1974年4月4日 。主诉:腰痛伴有白带增多半年余 。现病史:半年来经常腰痛,遇寒加重,阴天明显,不能久坐 。久立后小腹坠胀发凉,手足冰冷,白带多,色白如涕,两胁痛,月经先期色紫有块,经行少腹剧痛,得热则痛减,不思饮食,睡眠多梦,气短乏力,手足心热 。曾经西医检查疑为腰骶劳损,慢性盆腔炎等 。舌象:舌质淡体胖大,苔薄白 。脉象:沉细滑 。西医诊断:①慢性盆腔炎 。②阴道滴虫?③腰骶韧带劳损 。中医辨证:脾肾两虚,冲任受损 。治法:健脾益肾,除湿化带 。
方药:党参15克,苍、白术各15克,白芍20克,生山药20克,柴胡10克,炒荆芥穗10克,木通5克,炙甘草15克,川断20克,车前子20克(包) 。治疗经过:4月7日,上方服5剂后,腰痛腹痛稍有缓解,白带明显减少,余症同前 。仍需加强温肾益气补血之力,上方去木通、炙甘草、车前子,加生芪50克,当归15克,干姜10克 。4月14日,服上方5剂后,腰痛消失,白带已止,纳食睡眠尚好,症状改善 。
曾xx,女,46岁,白带量多2年余 。门诊简易病历 。
初诊日期:1974年3月29日 。主诉:腰痛,白带量多2年余 。现病史:两年来腰痛绵绵,遇冷更甚,少腹发胀,白带量多,色如蛋清 。近几个月来腰痛加重,少腹发凉,纳少便溏 。曾经妇科检查称两侧附件增厚,其余正常 。舌象:舌淡质胖,苔薄白 。脉象:沉缓 。西医诊断:①慢性盆腔炎 。②阴道滴虫?③腰骶韧带劳损?中医辨证:脾虚湿滞,寒湿带下 。治法:健脾益气,温化寒湿 。方药:党参15克,白术15克,山药25克,荆芥穗7.5克,白芍15克,车前子15克(包),柴胡7.5克,川断10克,桑寄生20克,鹿角霜20克,木香7.5克,干姜7.5克 。治疗经过:4月23日,服药6剂后腰痛缓解,白带明显减少仍感腹胀,上方去柴胡、荆芥穗、干姜、鹿角霜,加乌药、制香附各15克,继服 。4月29日,服上方6剂后,症状已除,继服3剂以巩固疗效 。
按语:上例白带量多,伴有小腹坠胀,不思饮食,腰痛遇冷加重 。证属脾肾不足兼有寒湿 。脾虚不能统血,故见月经先期,寒客胞中则血凝以致经来有块,腹部剧痛得热缓解 。舌淡胖大,脉沉细滑,气短乏力,手足心热均为脾肾不足之象 。本例白带量多清稀,纳少便溏,小腹发凉,证属脾虚湿滞,寒湿客于下焦,故见腰痛绵绵,遇冷更甚 。本例和上例均以完带汤为主方加减,方中党参、山药、白术、甘草健脾益气;白芍、柴胡疏肝解郁,
理气升阳;车前子利水除湿;炒荆芥穗升阳散湿 。本方寓补于散,寄消于升之中,补虚而不滞邪 。上例因兼血虚,故方中加入黄芪、当归以补血;干姜、葫芦巴温下焦而散寒;制香附理气止痛 。本例腰痛时间较长,故加桑寄生、鹿角霜以补肾;干姜散寒;木香理气以消腹胀 。(《刘奉五妇科经验》)
郭xx,女,34岁,已婚,临汾市人 。
1969年10月7日初诊:婚后10余年无胎孕,经候偏迟 。白带量多而腥臭,数年治不得愈 。伴见头晕心慌,腰困肢软,小腹畏寒下坠,视其面浮比白,精神倦怠,舌质淡,苔薄白 。诊脉左沉弦细,右虚缓而大 。证属脾虚肝郁,湿邪下注,带脉失约 。治以大补脾土,稍佐舒肝,温经固摄 。方用完带汤加味:炒山药30克,土白术30克,野党参15克,酒白芍15克,酒车前子10克(包),制苍术10克,陈皮2克,柴胡3克,黑芥穗3克,黄芪30克,云苓15克,乌药6克,枸杞子15克,生龙骨、牡蛎各15克,甘草3克 。水煎,每日1剂,3剂 。同年10月11日二诊:服药后,白带显著减轻,头晕、腰困、腹坠诸症明显好转 。前方加桂枝6克以助阳化气,续服3剂而白带获愈,心慌、浮肿也消 。善后以补中益气丸、逍遥丸常服 。
按:此例白带病,久无胎孕,情志不舒,脾肾均虚,带脉无力而湿邪下注 。治疗之法,以完带汤大补脾胃之气,加党参之量,益以黄芪、云苓补气利湿;加乌药理气,配柴胡、陈皮疏肝之郁;枸杞、龙骨、牡蛎益肾固带 。故郁解而脾健,气壮而湿消,带下得以约束 。后加桂枝者,秋金肃杀,非此温阳不能化解,脾气升腾故诸症痊而带病愈 。逍遥丸养血健脾舒肝,补中益气丸补脾胃之气,善后堪宜 。
毛xx,女,32岁,已婚,介休县人 。
1969年7月3日初诊:生育二胎,经候偏迟 。近半年来,白带量多,质稀如水,劳累则甚 。症兼头晕倦怠,胸胁不适,腰困
腿软 。视其面黄,舌质胖淡,齿痕较深,苔薄白 。诊脉沉弦无力 。证属脾肾两虚,肝气不舒,湿邪下注,带脉失约 。治以健脾益气升阳,补肾舒肝,利湿止带 。方用完带汤加味:炒山药30克,菟丝子30克,山萸15克,枸杞子20克,炒白术30克,生龙牡各30克,海蝶蛸20克,党参15克,酒白芍15克,酒车前子10克(包),苍术10克,柴胡3克,陈皮3克,黑芥穗3克,甘草3克 。同年7月8日二诊:上方服5剂而白带转稠而轻 。腰困亦好转 。因纳差加鸡内金助消化,减龙牡之量,因其质坚碍化故也 。续服3剂,脾肾健而湿化,带下遂愈 。
按:白带如水,病情较为严重 。此症一般多由脾肾亏损,带脉不固所致 。脾属土,为水之制 。肾为水之本,司开阖,主气化 。脾虚则水湿无以制而渗下;肾虚则气化失利而水湿泛滥 。且脾肾亏损,则精血生化障碍而转化为带而绵绵不断 。正如青主所曰:“是以脾精不守,而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而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而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 。”此例带稀如水,遇劳则甚,腰困、头晕,显属脾阳虚陷,而肾虚带弱,以完带汤大补脾气之虚,加菟丝子、枸杞子、山萸、龙牡、螺蛸固带益肾 。药服5剂而脾肾健、带脉固,水湿运化,带下诸症转轻 。后加鸡内金健脾胃助消化,减龙牡、螵蛸之量,续服数剂带病遂痊 。龙牡、螺蛸收摄固带甚佳,但对脾胃虚弱者,不宜长服,因其质硬不易消化,故配鸡内金,则可应用而无妨 。此权宜之变化用药也 。(《傅氏女科家传应用》)

    推荐阅读